杨鸣章《苦艾与甘蜜》走进祂的生命
作者: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7-04-11 15:46:12 浏览次数:次
公教报 2011年4月24日 第3505期
面对好人受苦,要相信神的存在,兼且相信祂是全知、全善、全能,这两件事是相违背的。除非,我们确实知道受苦是为了要达成某项目标,譬如完善生命的必经阶段,为获得凤凰火浴般的新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会说:这是廉价的骗人借口及伪装的正义。除非,我们相信那全知、全善、全能的神,也如同我们一样,受了同样的苦难。
我们不可能只有复活,而没有苦难;正如不可能只有黎明,而没有黑夜一样。《希伯来书》这样说:「当祂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祂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祂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就是为提醒我们,主的确同我们受着同样的苦。正因为祂经历过苦难,学习了服从,因而得到复活的喜乐和光明,并为信从祂的人成了得救的根源,使我们亦因此可以接受和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进入祂永恒生命的荣耀中。为跟随基督的人,所得的喜乐,的确远远超越我们作为门徒须付出的代价。
《出谷纪》记述以色列子民在梅瑟的带领下过红海——海涛变成了高墙,在他们两边矗立着,他们在海中干地上走过。以色列子民只能有一个目标,而且必须同心、同德走同样的路,任何其他的选择和方向,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追随基督的人,无论是新受洗或已洗多年的,也应有同一的方向,同样的忠信与真诚。基督在十字架上面对死亡的极大痛苦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完成了。」带出了一线释放和喜乐。罪恶和永恒的黑暗终将过去,祂的生命气息——圣神,将充满、带领我们,在高耸的海涛中,在海中干地上走出黑暗。
逾越圣周的三项礼仪:主的晚餐、主的苦难和主的复活,其实都是同一庆典中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部份。耶稣空虚自己的高峰,就是为我们被悬挂在十架上,献出祂的生命。在此之前,祂曾以奴仆的形象为门徒洗脚——除了是服务的卑微,更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牺牲与救赎的启迪。因此,祂对伯多禄说:「我若不洗你(注意:不是「你若不让我洗」),你就与我无份。」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读为「我若不牺牲救赎你,你就不能进入到我的生命中。」因此,要接受基督的恩赐,就要进入祂的氛围,正如《格林多前书》记载,成立圣体圣事时耶稣的命令:「你们应这样行,为记念我。」记念不是静态的回忆,好比我们拿着一张旧照片,想象以前的情景。这里所说的记念,是带领我们越过时空,进入基督的大爱内,经历基督所经历的。经历些甚么?就是要彼此洗脚、谦卑地相爱、服务。到甚么程度?《若望》曾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很明显,相爱、服务,甚至愿意像祂一样,交付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三天庆典中的中心思想。
复活的清晨,《玛窦》记载:妇女们在走向耶稣的墓前,遇到天使。守卫的反应是惊怕、吓得要死;妇女们的反应是充满喜乐。由于目标不同,因此反应也相异。我们每日其实都在走向耶稣死而复活的坟墓途中。在这路上我们或有恐惧、或有喜乐,都是我们信心的问题。我们信的是主,或是别的甚么?我们是否同心、同德,走进主基督的生命中,或是目标不同,经历因此也各有不同?
袁伟明《袁道》喜乐的日子
公教报 2011年4月24日 第3505期
亚肋路亚!喜乐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今天是光明与生命的庆典,是教会礼仪年历的高峰——耶稣复活节。相信今天世界各地的大小圣堂都会布置得雅洁尊荣,烛光点点,花团绵簇。琴瑟齐鸣,异口同声,欢欣雀跃,歌颂主恩,因为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了,战胜死亡,消除罪恶,显示了天主性生命的光辉。新教友以崭新的生命,活出得救的自信,已领洗者重新出发,一股作气,活出复活生命的更新意义。
圣母玛利亚喜乐吧!因为你的圣子复活了。你童贞产子的被误解,你三天寻子不获的苦恼,你目睹耶稣传教时被人留难、质疑、攻击的尴尬,你在苦路上、十架旁看着爱子惨死的悲伤,今天应一扫而空了。你和世上一切忧苦者一样承受着肉身、心理和灵性的困难,苦不堪言,然而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启示了痛苦并不能制胜怀有复活希望而生活的人,祂的复活是我们日后复活的先声。那生活如同圣母玛利亚一样饱尝苦痛的人啊,无须要害怕,也不必心焦,因为基督的复活给你力量、勇气和希望。
宗徒们喜乐吧!因为师傅复活了。无须为你们跟随祂时的有所保留而惭愧,更不要因多次见到耶稣施行奇迹、驱魔、治病仍怀疑祂是天主圣子而内疚。无必要为耶稣受难时你们作鸟兽散感到无地自容。因为耶稣复活后,显现给你们时就以平安礼表达对你们的体谅和了解。所有在自己的教友生活中有名无实,或是见异思迁,或是忘恩负义的人不要绝望,切勿放弃,因为耶稣从死者中复活是要向你们显示祂的宽恕、仁爱和再创造。祂要由罪恶的绝望与黑暗中把你们领出,使你们看见永不没落的太阳,分享给你们一如满溢丰富泉水的希望。
罪人们喜乐吧!因为救主默西亚从死者中复活了。罪恶虽然漆黑、污秽、可耻、沉重、邪恶、强悍,但仍然不能抵受复活基督的光明、纯洁、美善、温暖、正义、平安的神圣生命的大能。凡活在罪恶而不能自拔的兄弟姊妹,抬起头来,仰望复活的基督,全心归向祂,祂会给你力量,赐你勇气,让你能放下屠刀、离开邪路、脱离魔掌,实质地活在天主恩宠与慈爱的尊严中。
信友们喜乐吧!因为耶稣复活了。你们的信仰是最有价值的,并非如某些危言耸听者所说的只是醉人的鸦片、更不是逃避世界的象牙塔。耶稣复活为我们解释了:热心祈祷是仰赖主恩、谦虚信靠的表现。沉默坚忍是火中炼金的必然态度。善与人同、博施济众是赚取天堂永福的正确手法。一切怀着复活希望而生活的基督徒,继续以你永不言悔的信仰热诚、百折不挠的奋斗红心、宁人负我,我不负人的爱德行为争取永恒复活生命的福分吧。
世人们喜乐吧!因为你们并未认识的耶稣基督今天复活了。你们虽对祂的事迹一无所知,对祂的仁爱关怀无从感应,但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的恩德确实与你有关、于你有益。也许你对耶稣的名字闻所未闻,对祂的功业一无所知,对祂的仪容德表未能亲睹。但那藏在你良知的正义呼声、在你心中渴望真善美圣的追求、对死后何去何从的疑问,正正是只有复活了的耶稣基督才可为你开释,给你圆满的答案。
林麒伟《圣言分享》耶稣复活 - 是我们度新生活的开始
各位主内兄弟姊妹:今日是复活的大瞻礼,诚如进堂咏说的:「主真的复活了,亚肋路亚。光荣及王权归于祂,直到万世万代」(路 廿四:34)。故让我们大家互祝平安,庆祝复活节快乐,因为今天是大家准备已久的日子,耶稣基督为了救赎人类 - 牺牲 - 死亡 - 而复活。所以,我们若只强调祂的苦难和死亡,是不足以成为我们的信仰,而是应连同祂的复活才有意义;故复活才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中心。因被埋在坟墓里的主耶稣己光荣复活了,恰似西沉的太阳,已从东方升起;苦难的日子已过,祝福的岁月正临。为此,我们该大发欢欣之情,庆贺我们救主耶稣的复活,同时也为纪念信友们藉领受圣洗圣事而获得重生,特别是在复活前夕大典中望教者领受了圣洗,教友们重发圣洗誓愿。所以今日感恩祭的读经,就是藉逾越奥迹,阐明耶稣复活是我们度新生活的开始。故读经一是记述圣伯多禄为罗马百夫长科尔乃略全家宣道施洗,他的领洗正意味着教会的门,从此也为外邦人而大开。读经二是圣保禄写给哥罗森人的信中,劝勉他们要同复活的基督度新生活,一心追求天上的事。福音是记述安息日后的第一天,妇女携备了没药和香料为主敷抹尸身,但抵达时见墓门的大石已滚开了,有位天使给她们说:「祂已经复活不在这里了」。她们立即折返报告主的门徒,所以复活的信仰源自耶稣显现给宗徒和妇女们,基于他们的见证和我们对主的信、望、爱,才可以与复活的基督相遇。正是:
十架完成赎世功,赎回世人有罪身;
耶稣复活众欢欣,齐声歌颂谢主恩。
打败魔鬼胜死亡,恶党胆丧抖颤心;
山崩地裂似末日,守墓兵丁心胆崩。
圣善妇女赶早路,携备香膏抹尸身;
踉跄奔赴主墓前,天使亲告主复生。
急告门徒主复活,疑虑顿失乐满心;
主死原为救世人,天人同乐齐欢欣。
读经一 恭读宗徒大事录十章34及37在43节
宗徒大事录 Acts of Apostles,是新约圣经福音的续编(一:1-3)。本书写作的对像,是由外教归化的信友,藉宗徒所行所教的事,来坚固他们的信德,和记述圣教会在圣神指引下的发展。故金口若望称本书为 -「圣神福音」。本书的内容:是从耶稣升天前祂说:「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犹大和撒玛黎雅,并直到地极,为我作证」(一:8)开始,记述了基督教会在耶路撒冷的建立,经过犹大和撒玛黎雅到达罗马,及她在罗马帝国各省各扦传布的情形。本书的撰写虽没有严密的架构,主要的注意力是集中在伯多禄和保禄身上,故可分为前后编:前编(即由第一至十二章),可视为伯多禄事录。后编(即由第十三至廿八章),可称为保禄事录。在前编内,作者先记述教会在耶京的建立和发展(一:12至八:3),其次是教会撤至犹大及撒玛黎雅和沿海平原上扎下了根的情形(八:4至十一:8),及后来在安提约基雅的拓展(十一:19;十二:25),而后编兼述保禄三次传教,行程包括了小亚细亚和希腊,以及他在耶京被捕,及由西泽勒雅押解往罗马作结,共记述了三十年史事。按圣师热罗尼莫的主张,本书作者是在保禄被囚的第二年在罗马写的,而本书数据的来源,当然是出于路加亲自经历,或直接得自证人亲口叙述的。
今日的读经是记述科尔乃略 Cornelius 皈依天主的故事,他是教会史上第一个由外教回头领洗入教的人,科尔乃略并不是犹太人,却是驻守西泽勒雅的罗马军官,但为人秉性正直,又乐善好施,虽未受过割损礼,他和全家却敬畏犹太人的天主;有一天,他在祈祷时,上主的天使发显给他说:「天主垂听了他的祈祷,令他差遣人去请伯多禄来」。他便打发家仆和护卫的士兵往约培去了(十:1-8)。而在约培的伯多禄也在祈祷中见到天降异像,天主藉此启示对外教人入教的成见应消除,因为梅瑟的不洁取食就像割损礼一样,将以民和外邦人分开;天主因而藉这异像给伯多禄声明,这禁令已废除,一切外邦人都一律蒙召得沾救恩(宗 十:9-16;玛 十九:20;谷 十六:15)。伯多禄明白了天主的启示,便带了几个精通希腊话的人,一起随同科尔乃略遣来的人同去。而科尔乃略也召集了自己的亲戚和好友,齐集恭迎伯多禄的到来,且将自己在祈祷中所见的告诉了伯多禄。伯多禄说:「我真正明白了,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凡在各民族敬畏祂,而又履行正义的人,都是祂中悦的」(34)。他用希伯来演讲的语风,先来个「小引」,才进入「主题」,他说「我真正明白」,就是说我从前没有明白「天主是不看情面的」。祂是公平无私,像判官不顾人的情面,只照事审断。所以「在各民族中」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只要敬畏天主,行正义的事,就是天主所喜悦的人,不拘何国何族,只要他有相当的准备,即能得默西亚所赐的救恩。于是伯多禄引入了「主题」,他把耶稣的一生,浓缩精简地宣讲, 以免人们单凭道听涂说造成疑惑。故他说:「你们都知道在若翰宣讲洗礼以后,从加里肋亚开始在犹太所发生的事,天主怎样以圣神的德能傅了纳匝肋人耶稣,使祂走遍各地,施恩行善,治好一切受魔鬼压制的人,因为天主同祂在一起」(37-38)。伯多禄为他们解释说,天国已来临了,预许的救恩也藉耶稣来完成,所以他从耶稣在接受若翰的洗礼后,继而踏遍全犹太(即巴勒斯坦)传教救人,直到祂在耶路撒冷被钉并死而复活的种种大事,原来天主圣神在母胎中就以圣宠给耶稣敷油,到受若翰洗礼时,天父公开宣认是祂的爱子,天主圣神也藉鸽子的形状降到祂身上给祂受傅,好能仗着天主圣神的德能,到处宣讲天国的福音,治愈各种病患,和解救被魔鬼压制的人,来履行祂的默西亚使命,同时祂在传教时并以奇迹证明祂是天主打发来的。但犹太人竟忘恩负义杀害了祂 -「将祂悬于木杆上」(申 廿二:22),第三日,天主使祂复活了,我们正是这事的目击证人。伯多禄继续说:「我们是祂在犹太人的地区和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的见证人,他们把祂悬在十字架杀死了,第三天,天主把祂复活起来,叫祂显现出来,不是给所有的百姓,而是给天主所预拣的见证人,就是我们这些在祂从死者中复活后与祂同食共饮的人。祂吩咐我们给百姓讲道,指证祂就是天主所立的生者死者的判官,一切先知都给祂作证」(39-42)。伯多禄更说明宗徒们不仅要作耶稣复活的见证人,还要把这事讲给百姓知,祂就是天主所立在末日要来审判所有的人,不论已死去或是仍活着的人,他更强调整个旧约的先知,都是为耶稣的到来而作证的。为此他作证说:「凡信祂的人,都要靠祂的名获得罪的赦免」(43)。伯多禄指出救恩不再是犹太人的尊利了,只要听道的人凭着信主耶稣就可得救。伯多禄还在讲话时,圣神已降临在科尔乃略和他的亲友身上,一如五旬节圣神降临在宗徒们身上一样。伯多禄在圣神光照下给他们施了洗,科氏回头入教,开了教外人归化基督的先声,而他更是西泽勒雅教会的创始人,并曾任米息雅 Misia 和史刻仆息斯 Skepsis 的主教。足见人是不分种族阶级的,只要诚心信仰耶稣基督,都可以获得天主的救恩;所以主耶稣的复活不仅是我们信仰的基础,更是我们灵魂复活的保证,因而我们要远离罪恶的黑暗,佩上光明的甲冑,从今天开始度一个相称于天主的新生活。
读经二 恭读圣保禄致哥罗森人书三章1至4节
哥罗森人书的内容,请参阅本年度圣家节的简介。
圣保禄宗徒告诉哥罗森城新领洗的教友,他们在领洗时,即已把过去旧的生活与基督一起被埋葬了,并且也与耶稣一齐复活,所以一个领了洗的人,就该提高心志,追求天上超性的事,而不该再是地上的事;自当弃绝一切犯罪的行为,全心依靠复活基督,善度新生。故保禄说:「弟兄们:你们既然已经和基督一同复活,就该追求天上的事,在那里基督坐在天主的右边。你们要想念天上的事,而不要想念地上的事」(1-2)。为使各位更易明白保禄所说的,就让我们从宗徒时代教会所采用浸洗的方式来说明;那时望教者表明愿领洗入教的意愿后,便鱼贯地来到圣洗池,这时领洗者走入池中,付洗者随即把他的头按入水里三次,每次按下时便念付洗经说:「我因圣父,圣子,圣神之名给你授洗」。受洗者头浸入水中时,是表示带着自己的旧人和罪恶同基督一起埋葬在坟墓里;当受洗者的头浮出水面时,是表示他已把所有世俗的情欲和俗务都埋在水里,像征从墓中和复活的耶稣出来,是个新人了。因为这是「天主的工程」,是「天主圣三的作为」(弗 五:36;格前 十二:13),因着它,人参与了基督的圣死(入水)及复活(出水)的奥迹,所以能赦免人的罪过(宗 二:38;十:43)。因而我们就该与基督进入另一生命,以恩宠和圣神来提高心志,追求天上超性的事,因为那是日后我们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该再思念尘世的事,而该向往天上永福的事;何况我们还有基督在天父的右边作我们的中保。故他说:「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已经和基督一同安处在天主内。当基督,我们的生命显现时,你们也将同祂一起在光荣中出现」(3-4)。因着圣洗圣事借着信德,我们不再是以前的旧人,而是天主的儿女,所以我们能称天主为「啊爸,父啊!」那我你的思想行为就当有所改变,而是因着敬主爱人的精神,就得包容、宽恕、忍耐和克己,还要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含忍;不作无礼的事,不谋求己益,不图谋恶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基督徒的理想生活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验基督的神国运行于世上,好使我们的生命能与基督同处于天主内。须知,能成为天主子女是我们的福气,虽然在人生的旅程中,困难阻挠都不用害怕,因为耶稣长兄曾许下给我们护卫的圣神,只要我你开放自己,充份与圣神合作,务求自己的生活肖似基督,故当基督在祂光荣出现时,我们也要在光荣中出现,并显出今世与基督同生活,就是预备来日能分享祂的光荣!
福音 恭读圣若望福音二十章1至9节
「一周的第一天,天还没亮,玛利亚玛达肋纳来到坟墓那里,看见墓门的石头已移开」(1)。「一周的第一日」,是指安息日后的第一天,正是我们的主日(星期日)。因星期六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是不许工作的,而耶稣的死正是星期五下午三时,当时阿黎玛特雅人若瑟(议员),大胆进见比拉多要求耶稣的遗体;而尼苛德摩也带着没药和香料赶来,他们卸下圣尸,抹去血迹便按犹太人殓葬的习俗用殓布和香料包扎好,把耶稣安葬在若瑟的墓穴,便用一块大石把墓门堵住了便走。跟‥司祭们领了比拉多的封条把墓门封住,派兵丁严密看守着。耶稣死后第三天晨光熹微,耶稣圣灵用自己天主性的全能,同圣身重新结合复活了,以神光、神健、神透、神速四大神恩赋给肉身,光荣地复活了。那时,大地震动,主的天神光亮如闪电,推开了封闭墓门的巨石,守墓的兵丁吓得昏倒,醒后即奔告司祭长,他即与长老们商议,以大量的金钱来堵塞士兵的口,严禁他们张扬出去,结果弄巧成拙,罗马兵倒成了耶稣复活的有力证据。所以天刚亮,玛利亚玛达肋纳便带了自备的香料,准备给耶稣尸身敷抹一次,她原是个罪妇,得到基督的宽恕遂改变了她的一生,成了一个真心回头的人,故常怀着感恩和爱慕的心跟随基督,因而当耶稣背着十字架上山时,她随侍在旁,甚至主被钉死时她也协助埋葬,故这日天还没亮,她就连同其他妇女一起上坟,因为心急便赶在前面,及到坟上见石头已挪开,圣尸不见了,她急于找寻,连耶稣以前告诉她自己死后第三日要复活都忘记了,只以为是恶人把耶稣的尸偷走了,便折返报告宗徒,说:「有人从墓中把主搬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祂放在那里」(2)。伯多禄和若望一听到报告,便马上赶往坟墓里去。「两个人一起跑,但是那个门徒比伯多禄跑得快,先到了坟墓,但没有进去,只俯身向里面望,看见殓布放在地上。西满伯多禄随着也来到,走进墓穴,看见殓布已放在地上,也看见耶稣头上那块头巾,卷着放在另一处,没有和殓布放在一起。那时先来到墓穴的那个门徒也进去,目睹一切就相信了」(3-8)。若望年轻比伯多禄跑得快,先到了墓地,只在外边弯腰往里看,不见尸身,便待伯多禄到来,让他先进去才跟着入去。他们在墓内审量了当时的环境,知道耶稣的圣尸不会是被人偷走的,因为若偷走定连包裹的殓布和覆盖尸首的头巾都带去,又怎会把殓布折迭放在原处,而头巾也不会卷放在一边。「若望目睹一切就相信了,原来他们尚未明白经上所载:『耶稣必从死者中复活的那句话』」(9)。若望看见这些殓布和头巾,便想起耶稣说过有关祂的死亡和复活(二:22,十六:10)。便相信耶稣已从死者中复活了,他的信德已达至臻的境界,这是基于他是主最疼爱的宗徒,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当主耶稣被捕受难到被钉时,宗徒们都各自逃亡,他却陪伴圣母追随不舍;所以主亲将母亲托付给他,还藉他把自己的教训和奇迹以福音撰写出来,以及那将要发生的也藉他的默示录宣扬于世,先坚定他的心。而玛利亚玛达肋纳给宗徒报告后,又独自回来,在墓前哭泣不忍去,她为圣尸不见而难过,忽然见有人站在前面,便问:「先生,若是你把祂搬走,请告诉我,我自会去料理」,就因为她这份热心,耶稣因而发显给她,直呼「玛利亚」,她立即认出耶稣来,跪抱祂的脚喊「师傅」。耶稣便嘱咐她去告诉祂的们徒祂已复活。而路加也记述了「耶稣发显给伯多禄」(路 廿四:34)。虽然没有说明在甚么时候,但相信是若望走后,他在坟内追悔自己三次不认主,恨不得能亲见耶稣求祂原谅。正思念间,耶稣显现他的面前,他即跪下求主赦罪,主也亲自拉他起来宽赦他一切,并嘱咐要好好照顾他的弟兄。
所以,透过今日福音的人物,使我们更了解复活的真义,从圣妇玛达肋纳和伯多禄的身上看到,他们虽犯了重罪,伤过主的心,但主?不仅宽恕了他们,还发显给他们。为此,我们应真切痛悔立改,走主的道路,因为?的复活不仅是我们信德的根基,希望的理由。所以应离开一切罪恶,断绝世俗偏情,痛改恶习毛病,度基督的生命,补赎克苦的生活,这样才堪分享主复活的光荣,度一个相称天主的生命。 亚孟!
天主保佑!复活快乐!
林麒伟
二零一一年四月廿四日
公教报 2011年4月24日 第3505期
面对好人受苦,要相信神的存在,兼且相信祂是全知、全善、全能,这两件事是相违背的。除非,我们确实知道受苦是为了要达成某项目标,譬如完善生命的必经阶段,为获得凤凰火浴般的新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会说:这是廉价的骗人借口及伪装的正义。除非,我们相信那全知、全善、全能的神,也如同我们一样,受了同样的苦难。
我们不可能只有复活,而没有苦难;正如不可能只有黎明,而没有黑夜一样。《希伯来书》这样说:「当祂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祂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祂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就是为提醒我们,主的确同我们受着同样的苦。正因为祂经历过苦难,学习了服从,因而得到复活的喜乐和光明,并为信从祂的人成了得救的根源,使我们亦因此可以接受和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进入祂永恒生命的荣耀中。为跟随基督的人,所得的喜乐,的确远远超越我们作为门徒须付出的代价。
《出谷纪》记述以色列子民在梅瑟的带领下过红海——海涛变成了高墙,在他们两边矗立着,他们在海中干地上走过。以色列子民只能有一个目标,而且必须同心、同德走同样的路,任何其他的选择和方向,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追随基督的人,无论是新受洗或已洗多年的,也应有同一的方向,同样的忠信与真诚。基督在十字架上面对死亡的极大痛苦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完成了。」带出了一线释放和喜乐。罪恶和永恒的黑暗终将过去,祂的生命气息——圣神,将充满、带领我们,在高耸的海涛中,在海中干地上走出黑暗。
逾越圣周的三项礼仪:主的晚餐、主的苦难和主的复活,其实都是同一庆典中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部份。耶稣空虚自己的高峰,就是为我们被悬挂在十架上,献出祂的生命。在此之前,祂曾以奴仆的形象为门徒洗脚——除了是服务的卑微,更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牺牲与救赎的启迪。因此,祂对伯多禄说:「我若不洗你(注意:不是「你若不让我洗」),你就与我无份。」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读为「我若不牺牲救赎你,你就不能进入到我的生命中。」因此,要接受基督的恩赐,就要进入祂的氛围,正如《格林多前书》记载,成立圣体圣事时耶稣的命令:「你们应这样行,为记念我。」记念不是静态的回忆,好比我们拿着一张旧照片,想象以前的情景。这里所说的记念,是带领我们越过时空,进入基督的大爱内,经历基督所经历的。经历些甚么?就是要彼此洗脚、谦卑地相爱、服务。到甚么程度?《若望》曾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很明显,相爱、服务,甚至愿意像祂一样,交付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三天庆典中的中心思想。
复活的清晨,《玛窦》记载:妇女们在走向耶稣的墓前,遇到天使。守卫的反应是惊怕、吓得要死;妇女们的反应是充满喜乐。由于目标不同,因此反应也相异。我们每日其实都在走向耶稣死而复活的坟墓途中。在这路上我们或有恐惧、或有喜乐,都是我们信心的问题。我们信的是主,或是别的甚么?我们是否同心、同德,走进主基督的生命中,或是目标不同,经历因此也各有不同?
袁伟明《袁道》喜乐的日子
公教报 2011年4月24日 第3505期
亚肋路亚!喜乐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今天是光明与生命的庆典,是教会礼仪年历的高峰——耶稣复活节。相信今天世界各地的大小圣堂都会布置得雅洁尊荣,烛光点点,花团绵簇。琴瑟齐鸣,异口同声,欢欣雀跃,歌颂主恩,因为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了,战胜死亡,消除罪恶,显示了天主性生命的光辉。新教友以崭新的生命,活出得救的自信,已领洗者重新出发,一股作气,活出复活生命的更新意义。
圣母玛利亚喜乐吧!因为你的圣子复活了。你童贞产子的被误解,你三天寻子不获的苦恼,你目睹耶稣传教时被人留难、质疑、攻击的尴尬,你在苦路上、十架旁看着爱子惨死的悲伤,今天应一扫而空了。你和世上一切忧苦者一样承受着肉身、心理和灵性的困难,苦不堪言,然而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启示了痛苦并不能制胜怀有复活希望而生活的人,祂的复活是我们日后复活的先声。那生活如同圣母玛利亚一样饱尝苦痛的人啊,无须要害怕,也不必心焦,因为基督的复活给你力量、勇气和希望。
宗徒们喜乐吧!因为师傅复活了。无须为你们跟随祂时的有所保留而惭愧,更不要因多次见到耶稣施行奇迹、驱魔、治病仍怀疑祂是天主圣子而内疚。无必要为耶稣受难时你们作鸟兽散感到无地自容。因为耶稣复活后,显现给你们时就以平安礼表达对你们的体谅和了解。所有在自己的教友生活中有名无实,或是见异思迁,或是忘恩负义的人不要绝望,切勿放弃,因为耶稣从死者中复活是要向你们显示祂的宽恕、仁爱和再创造。祂要由罪恶的绝望与黑暗中把你们领出,使你们看见永不没落的太阳,分享给你们一如满溢丰富泉水的希望。
罪人们喜乐吧!因为救主默西亚从死者中复活了。罪恶虽然漆黑、污秽、可耻、沉重、邪恶、强悍,但仍然不能抵受复活基督的光明、纯洁、美善、温暖、正义、平安的神圣生命的大能。凡活在罪恶而不能自拔的兄弟姊妹,抬起头来,仰望复活的基督,全心归向祂,祂会给你力量,赐你勇气,让你能放下屠刀、离开邪路、脱离魔掌,实质地活在天主恩宠与慈爱的尊严中。
信友们喜乐吧!因为耶稣复活了。你们的信仰是最有价值的,并非如某些危言耸听者所说的只是醉人的鸦片、更不是逃避世界的象牙塔。耶稣复活为我们解释了:热心祈祷是仰赖主恩、谦虚信靠的表现。沉默坚忍是火中炼金的必然态度。善与人同、博施济众是赚取天堂永福的正确手法。一切怀着复活希望而生活的基督徒,继续以你永不言悔的信仰热诚、百折不挠的奋斗红心、宁人负我,我不负人的爱德行为争取永恒复活生命的福分吧。
世人们喜乐吧!因为你们并未认识的耶稣基督今天复活了。你们虽对祂的事迹一无所知,对祂的仁爱关怀无从感应,但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的恩德确实与你有关、于你有益。也许你对耶稣的名字闻所未闻,对祂的功业一无所知,对祂的仪容德表未能亲睹。但那藏在你良知的正义呼声、在你心中渴望真善美圣的追求、对死后何去何从的疑问,正正是只有复活了的耶稣基督才可为你开释,给你圆满的答案。
林麒伟《圣言分享》耶稣复活 - 是我们度新生活的开始
各位主内兄弟姊妹:今日是复活的大瞻礼,诚如进堂咏说的:「主真的复活了,亚肋路亚。光荣及王权归于祂,直到万世万代」(路 廿四:34)。故让我们大家互祝平安,庆祝复活节快乐,因为今天是大家准备已久的日子,耶稣基督为了救赎人类 - 牺牲 - 死亡 - 而复活。所以,我们若只强调祂的苦难和死亡,是不足以成为我们的信仰,而是应连同祂的复活才有意义;故复活才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中心。因被埋在坟墓里的主耶稣己光荣复活了,恰似西沉的太阳,已从东方升起;苦难的日子已过,祝福的岁月正临。为此,我们该大发欢欣之情,庆贺我们救主耶稣的复活,同时也为纪念信友们藉领受圣洗圣事而获得重生,特别是在复活前夕大典中望教者领受了圣洗,教友们重发圣洗誓愿。所以今日感恩祭的读经,就是藉逾越奥迹,阐明耶稣复活是我们度新生活的开始。故读经一是记述圣伯多禄为罗马百夫长科尔乃略全家宣道施洗,他的领洗正意味着教会的门,从此也为外邦人而大开。读经二是圣保禄写给哥罗森人的信中,劝勉他们要同复活的基督度新生活,一心追求天上的事。福音是记述安息日后的第一天,妇女携备了没药和香料为主敷抹尸身,但抵达时见墓门的大石已滚开了,有位天使给她们说:「祂已经复活不在这里了」。她们立即折返报告主的门徒,所以复活的信仰源自耶稣显现给宗徒和妇女们,基于他们的见证和我们对主的信、望、爱,才可以与复活的基督相遇。正是:
十架完成赎世功,赎回世人有罪身;
耶稣复活众欢欣,齐声歌颂谢主恩。
打败魔鬼胜死亡,恶党胆丧抖颤心;
山崩地裂似末日,守墓兵丁心胆崩。
圣善妇女赶早路,携备香膏抹尸身;
踉跄奔赴主墓前,天使亲告主复生。
急告门徒主复活,疑虑顿失乐满心;
主死原为救世人,天人同乐齐欢欣。
读经一 恭读宗徒大事录十章34及37在43节
宗徒大事录 Acts of Apostles,是新约圣经福音的续编(一:1-3)。本书写作的对像,是由外教归化的信友,藉宗徒所行所教的事,来坚固他们的信德,和记述圣教会在圣神指引下的发展。故金口若望称本书为 -「圣神福音」。本书的内容:是从耶稣升天前祂说:「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犹大和撒玛黎雅,并直到地极,为我作证」(一:8)开始,记述了基督教会在耶路撒冷的建立,经过犹大和撒玛黎雅到达罗马,及她在罗马帝国各省各扦传布的情形。本书的撰写虽没有严密的架构,主要的注意力是集中在伯多禄和保禄身上,故可分为前后编:前编(即由第一至十二章),可视为伯多禄事录。后编(即由第十三至廿八章),可称为保禄事录。在前编内,作者先记述教会在耶京的建立和发展(一:12至八:3),其次是教会撤至犹大及撒玛黎雅和沿海平原上扎下了根的情形(八:4至十一:8),及后来在安提约基雅的拓展(十一:19;十二:25),而后编兼述保禄三次传教,行程包括了小亚细亚和希腊,以及他在耶京被捕,及由西泽勒雅押解往罗马作结,共记述了三十年史事。按圣师热罗尼莫的主张,本书作者是在保禄被囚的第二年在罗马写的,而本书数据的来源,当然是出于路加亲自经历,或直接得自证人亲口叙述的。
今日的读经是记述科尔乃略 Cornelius 皈依天主的故事,他是教会史上第一个由外教回头领洗入教的人,科尔乃略并不是犹太人,却是驻守西泽勒雅的罗马军官,但为人秉性正直,又乐善好施,虽未受过割损礼,他和全家却敬畏犹太人的天主;有一天,他在祈祷时,上主的天使发显给他说:「天主垂听了他的祈祷,令他差遣人去请伯多禄来」。他便打发家仆和护卫的士兵往约培去了(十:1-8)。而在约培的伯多禄也在祈祷中见到天降异像,天主藉此启示对外教人入教的成见应消除,因为梅瑟的不洁取食就像割损礼一样,将以民和外邦人分开;天主因而藉这异像给伯多禄声明,这禁令已废除,一切外邦人都一律蒙召得沾救恩(宗 十:9-16;玛 十九:20;谷 十六:15)。伯多禄明白了天主的启示,便带了几个精通希腊话的人,一起随同科尔乃略遣来的人同去。而科尔乃略也召集了自己的亲戚和好友,齐集恭迎伯多禄的到来,且将自己在祈祷中所见的告诉了伯多禄。伯多禄说:「我真正明白了,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凡在各民族敬畏祂,而又履行正义的人,都是祂中悦的」(34)。他用希伯来演讲的语风,先来个「小引」,才进入「主题」,他说「我真正明白」,就是说我从前没有明白「天主是不看情面的」。祂是公平无私,像判官不顾人的情面,只照事审断。所以「在各民族中」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只要敬畏天主,行正义的事,就是天主所喜悦的人,不拘何国何族,只要他有相当的准备,即能得默西亚所赐的救恩。于是伯多禄引入了「主题」,他把耶稣的一生,浓缩精简地宣讲, 以免人们单凭道听涂说造成疑惑。故他说:「你们都知道在若翰宣讲洗礼以后,从加里肋亚开始在犹太所发生的事,天主怎样以圣神的德能傅了纳匝肋人耶稣,使祂走遍各地,施恩行善,治好一切受魔鬼压制的人,因为天主同祂在一起」(37-38)。伯多禄为他们解释说,天国已来临了,预许的救恩也藉耶稣来完成,所以他从耶稣在接受若翰的洗礼后,继而踏遍全犹太(即巴勒斯坦)传教救人,直到祂在耶路撒冷被钉并死而复活的种种大事,原来天主圣神在母胎中就以圣宠给耶稣敷油,到受若翰洗礼时,天父公开宣认是祂的爱子,天主圣神也藉鸽子的形状降到祂身上给祂受傅,好能仗着天主圣神的德能,到处宣讲天国的福音,治愈各种病患,和解救被魔鬼压制的人,来履行祂的默西亚使命,同时祂在传教时并以奇迹证明祂是天主打发来的。但犹太人竟忘恩负义杀害了祂 -「将祂悬于木杆上」(申 廿二:22),第三日,天主使祂复活了,我们正是这事的目击证人。伯多禄继续说:「我们是祂在犹太人的地区和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的见证人,他们把祂悬在十字架杀死了,第三天,天主把祂复活起来,叫祂显现出来,不是给所有的百姓,而是给天主所预拣的见证人,就是我们这些在祂从死者中复活后与祂同食共饮的人。祂吩咐我们给百姓讲道,指证祂就是天主所立的生者死者的判官,一切先知都给祂作证」(39-42)。伯多禄更说明宗徒们不仅要作耶稣复活的见证人,还要把这事讲给百姓知,祂就是天主所立在末日要来审判所有的人,不论已死去或是仍活着的人,他更强调整个旧约的先知,都是为耶稣的到来而作证的。为此他作证说:「凡信祂的人,都要靠祂的名获得罪的赦免」(43)。伯多禄指出救恩不再是犹太人的尊利了,只要听道的人凭着信主耶稣就可得救。伯多禄还在讲话时,圣神已降临在科尔乃略和他的亲友身上,一如五旬节圣神降临在宗徒们身上一样。伯多禄在圣神光照下给他们施了洗,科氏回头入教,开了教外人归化基督的先声,而他更是西泽勒雅教会的创始人,并曾任米息雅 Misia 和史刻仆息斯 Skepsis 的主教。足见人是不分种族阶级的,只要诚心信仰耶稣基督,都可以获得天主的救恩;所以主耶稣的复活不仅是我们信仰的基础,更是我们灵魂复活的保证,因而我们要远离罪恶的黑暗,佩上光明的甲冑,从今天开始度一个相称于天主的新生活。
读经二 恭读圣保禄致哥罗森人书三章1至4节
哥罗森人书的内容,请参阅本年度圣家节的简介。
圣保禄宗徒告诉哥罗森城新领洗的教友,他们在领洗时,即已把过去旧的生活与基督一起被埋葬了,并且也与耶稣一齐复活,所以一个领了洗的人,就该提高心志,追求天上超性的事,而不该再是地上的事;自当弃绝一切犯罪的行为,全心依靠复活基督,善度新生。故保禄说:「弟兄们:你们既然已经和基督一同复活,就该追求天上的事,在那里基督坐在天主的右边。你们要想念天上的事,而不要想念地上的事」(1-2)。为使各位更易明白保禄所说的,就让我们从宗徒时代教会所采用浸洗的方式来说明;那时望教者表明愿领洗入教的意愿后,便鱼贯地来到圣洗池,这时领洗者走入池中,付洗者随即把他的头按入水里三次,每次按下时便念付洗经说:「我因圣父,圣子,圣神之名给你授洗」。受洗者头浸入水中时,是表示带着自己的旧人和罪恶同基督一起埋葬在坟墓里;当受洗者的头浮出水面时,是表示他已把所有世俗的情欲和俗务都埋在水里,像征从墓中和复活的耶稣出来,是个新人了。因为这是「天主的工程」,是「天主圣三的作为」(弗 五:36;格前 十二:13),因着它,人参与了基督的圣死(入水)及复活(出水)的奥迹,所以能赦免人的罪过(宗 二:38;十:43)。因而我们就该与基督进入另一生命,以恩宠和圣神来提高心志,追求天上超性的事,因为那是日后我们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该再思念尘世的事,而该向往天上永福的事;何况我们还有基督在天父的右边作我们的中保。故他说:「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已经和基督一同安处在天主内。当基督,我们的生命显现时,你们也将同祂一起在光荣中出现」(3-4)。因着圣洗圣事借着信德,我们不再是以前的旧人,而是天主的儿女,所以我们能称天主为「啊爸,父啊!」那我你的思想行为就当有所改变,而是因着敬主爱人的精神,就得包容、宽恕、忍耐和克己,还要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含忍;不作无礼的事,不谋求己益,不图谋恶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基督徒的理想生活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验基督的神国运行于世上,好使我们的生命能与基督同处于天主内。须知,能成为天主子女是我们的福气,虽然在人生的旅程中,困难阻挠都不用害怕,因为耶稣长兄曾许下给我们护卫的圣神,只要我你开放自己,充份与圣神合作,务求自己的生活肖似基督,故当基督在祂光荣出现时,我们也要在光荣中出现,并显出今世与基督同生活,就是预备来日能分享祂的光荣!
福音 恭读圣若望福音二十章1至9节
「一周的第一天,天还没亮,玛利亚玛达肋纳来到坟墓那里,看见墓门的石头已移开」(1)。「一周的第一日」,是指安息日后的第一天,正是我们的主日(星期日)。因星期六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是不许工作的,而耶稣的死正是星期五下午三时,当时阿黎玛特雅人若瑟(议员),大胆进见比拉多要求耶稣的遗体;而尼苛德摩也带着没药和香料赶来,他们卸下圣尸,抹去血迹便按犹太人殓葬的习俗用殓布和香料包扎好,把耶稣安葬在若瑟的墓穴,便用一块大石把墓门堵住了便走。跟‥司祭们领了比拉多的封条把墓门封住,派兵丁严密看守着。耶稣死后第三天晨光熹微,耶稣圣灵用自己天主性的全能,同圣身重新结合复活了,以神光、神健、神透、神速四大神恩赋给肉身,光荣地复活了。那时,大地震动,主的天神光亮如闪电,推开了封闭墓门的巨石,守墓的兵丁吓得昏倒,醒后即奔告司祭长,他即与长老们商议,以大量的金钱来堵塞士兵的口,严禁他们张扬出去,结果弄巧成拙,罗马兵倒成了耶稣复活的有力证据。所以天刚亮,玛利亚玛达肋纳便带了自备的香料,准备给耶稣尸身敷抹一次,她原是个罪妇,得到基督的宽恕遂改变了她的一生,成了一个真心回头的人,故常怀着感恩和爱慕的心跟随基督,因而当耶稣背着十字架上山时,她随侍在旁,甚至主被钉死时她也协助埋葬,故这日天还没亮,她就连同其他妇女一起上坟,因为心急便赶在前面,及到坟上见石头已挪开,圣尸不见了,她急于找寻,连耶稣以前告诉她自己死后第三日要复活都忘记了,只以为是恶人把耶稣的尸偷走了,便折返报告宗徒,说:「有人从墓中把主搬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祂放在那里」(2)。伯多禄和若望一听到报告,便马上赶往坟墓里去。「两个人一起跑,但是那个门徒比伯多禄跑得快,先到了坟墓,但没有进去,只俯身向里面望,看见殓布放在地上。西满伯多禄随着也来到,走进墓穴,看见殓布已放在地上,也看见耶稣头上那块头巾,卷着放在另一处,没有和殓布放在一起。那时先来到墓穴的那个门徒也进去,目睹一切就相信了」(3-8)。若望年轻比伯多禄跑得快,先到了墓地,只在外边弯腰往里看,不见尸身,便待伯多禄到来,让他先进去才跟着入去。他们在墓内审量了当时的环境,知道耶稣的圣尸不会是被人偷走的,因为若偷走定连包裹的殓布和覆盖尸首的头巾都带去,又怎会把殓布折迭放在原处,而头巾也不会卷放在一边。「若望目睹一切就相信了,原来他们尚未明白经上所载:『耶稣必从死者中复活的那句话』」(9)。若望看见这些殓布和头巾,便想起耶稣说过有关祂的死亡和复活(二:22,十六:10)。便相信耶稣已从死者中复活了,他的信德已达至臻的境界,这是基于他是主最疼爱的宗徒,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当主耶稣被捕受难到被钉时,宗徒们都各自逃亡,他却陪伴圣母追随不舍;所以主亲将母亲托付给他,还藉他把自己的教训和奇迹以福音撰写出来,以及那将要发生的也藉他的默示录宣扬于世,先坚定他的心。而玛利亚玛达肋纳给宗徒报告后,又独自回来,在墓前哭泣不忍去,她为圣尸不见而难过,忽然见有人站在前面,便问:「先生,若是你把祂搬走,请告诉我,我自会去料理」,就因为她这份热心,耶稣因而发显给她,直呼「玛利亚」,她立即认出耶稣来,跪抱祂的脚喊「师傅」。耶稣便嘱咐她去告诉祂的们徒祂已复活。而路加也记述了「耶稣发显给伯多禄」(路 廿四:34)。虽然没有说明在甚么时候,但相信是若望走后,他在坟内追悔自己三次不认主,恨不得能亲见耶稣求祂原谅。正思念间,耶稣显现他的面前,他即跪下求主赦罪,主也亲自拉他起来宽赦他一切,并嘱咐要好好照顾他的弟兄。
所以,透过今日福音的人物,使我们更了解复活的真义,从圣妇玛达肋纳和伯多禄的身上看到,他们虽犯了重罪,伤过主的心,但主?不仅宽恕了他们,还发显给他们。为此,我们应真切痛悔立改,走主的道路,因为?的复活不仅是我们信德的根基,希望的理由。所以应离开一切罪恶,断绝世俗偏情,痛改恶习毛病,度基督的生命,补赎克苦的生活,这样才堪分享主复活的光荣,度一个相称天主的生命。 亚孟!
天主保佑!复活快乐!
林麒伟
二零一一年四月廿四日
面对好人受苦,要相信神的存在,兼且相信祂是全知、全善、全能,这两件事是相违背的。除非,我们确实知道受苦是为了要达成某项目标,譬如完善生命的必经阶段,为获得凤凰火浴般的新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会说:这是廉价的骗人借口及伪装的正义。除非,我们相信那全知、全善、全能的神,也如同我们一样,受了同样的苦难。
我们不可能只有复活,而没有苦难;正如不可能只有黎明,而没有黑夜一样。《希伯来书》这样说:「当祂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祂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祂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就是为提醒我们,主的确同我们受着同样的苦。正因为祂经历过苦难,学习了服从,因而得到复活的喜乐和光明,并为信从祂的人成了得救的根源,使我们亦因此可以接受和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进入祂永恒生命的荣耀中。为跟随基督的人,所得的喜乐,的确远远超越我们作为门徒须付出的代价。
《出谷纪》记述以色列子民在梅瑟的带领下过红海——海涛变成了高墙,在他们两边矗立着,他们在海中干地上走过。以色列子民只能有一个目标,而且必须同心、同德走同样的路,任何其他的选择和方向,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追随基督的人,无论是新受洗或已洗多年的,也应有同一的方向,同样的忠信与真诚。基督在十字架上面对死亡的极大痛苦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完成了。」带出了一线释放和喜乐。罪恶和永恒的黑暗终将过去,祂的生命气息——圣神,将充满、带领我们,在高耸的海涛中,在海中干地上走出黑暗。
逾越圣周的三项礼仪:主的晚餐、主的苦难和主的复活,其实都是同一庆典中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部份。耶稣空虚自己的高峰,就是为我们被悬挂在十架上,献出祂的生命。在此之前,祂曾以奴仆的形象为门徒洗脚——除了是服务的卑微,更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牺牲与救赎的启迪。因此,祂对伯多禄说:「我若不洗你(注意:不是「你若不让我洗」),你就与我无份。」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读为「我若不牺牲救赎你,你就不能进入到我的生命中。」因此,要接受基督的恩赐,就要进入祂的氛围,正如《格林多前书》记载,成立圣体圣事时耶稣的命令:「你们应这样行,为记念我。」记念不是静态的回忆,好比我们拿着一张旧照片,想象以前的情景。这里所说的记念,是带领我们越过时空,进入基督的大爱内,经历基督所经历的。经历些甚么?就是要彼此洗脚、谦卑地相爱、服务。到甚么程度?《若望》曾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很明显,相爱、服务,甚至愿意像祂一样,交付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三天庆典中的中心思想。
复活的清晨,《玛窦》记载:妇女们在走向耶稣的墓前,遇到天使。守卫的反应是惊怕、吓得要死;妇女们的反应是充满喜乐。由于目标不同,因此反应也相异。我们每日其实都在走向耶稣死而复活的坟墓途中。在这路上我们或有恐惧、或有喜乐,都是我们信心的问题。我们信的是主,或是别的甚么?我们是否同心、同德,走进主基督的生命中,或是目标不同,经历因此也各有不同?
袁伟明《袁道》喜乐的日子
公教报 2011年4月24日 第3505期
亚肋路亚!喜乐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今天是光明与生命的庆典,是教会礼仪年历的高峰——耶稣复活节。相信今天世界各地的大小圣堂都会布置得雅洁尊荣,烛光点点,花团绵簇。琴瑟齐鸣,异口同声,欢欣雀跃,歌颂主恩,因为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了,战胜死亡,消除罪恶,显示了天主性生命的光辉。新教友以崭新的生命,活出得救的自信,已领洗者重新出发,一股作气,活出复活生命的更新意义。
圣母玛利亚喜乐吧!因为你的圣子复活了。你童贞产子的被误解,你三天寻子不获的苦恼,你目睹耶稣传教时被人留难、质疑、攻击的尴尬,你在苦路上、十架旁看着爱子惨死的悲伤,今天应一扫而空了。你和世上一切忧苦者一样承受着肉身、心理和灵性的困难,苦不堪言,然而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启示了痛苦并不能制胜怀有复活希望而生活的人,祂的复活是我们日后复活的先声。那生活如同圣母玛利亚一样饱尝苦痛的人啊,无须要害怕,也不必心焦,因为基督的复活给你力量、勇气和希望。
宗徒们喜乐吧!因为师傅复活了。无须为你们跟随祂时的有所保留而惭愧,更不要因多次见到耶稣施行奇迹、驱魔、治病仍怀疑祂是天主圣子而内疚。无必要为耶稣受难时你们作鸟兽散感到无地自容。因为耶稣复活后,显现给你们时就以平安礼表达对你们的体谅和了解。所有在自己的教友生活中有名无实,或是见异思迁,或是忘恩负义的人不要绝望,切勿放弃,因为耶稣从死者中复活是要向你们显示祂的宽恕、仁爱和再创造。祂要由罪恶的绝望与黑暗中把你们领出,使你们看见永不没落的太阳,分享给你们一如满溢丰富泉水的希望。
罪人们喜乐吧!因为救主默西亚从死者中复活了。罪恶虽然漆黑、污秽、可耻、沉重、邪恶、强悍,但仍然不能抵受复活基督的光明、纯洁、美善、温暖、正义、平安的神圣生命的大能。凡活在罪恶而不能自拔的兄弟姊妹,抬起头来,仰望复活的基督,全心归向祂,祂会给你力量,赐你勇气,让你能放下屠刀、离开邪路、脱离魔掌,实质地活在天主恩宠与慈爱的尊严中。
信友们喜乐吧!因为耶稣复活了。你们的信仰是最有价值的,并非如某些危言耸听者所说的只是醉人的鸦片、更不是逃避世界的象牙塔。耶稣复活为我们解释了:热心祈祷是仰赖主恩、谦虚信靠的表现。沉默坚忍是火中炼金的必然态度。善与人同、博施济众是赚取天堂永福的正确手法。一切怀着复活希望而生活的基督徒,继续以你永不言悔的信仰热诚、百折不挠的奋斗红心、宁人负我,我不负人的爱德行为争取永恒复活生命的福分吧。
世人们喜乐吧!因为你们并未认识的耶稣基督今天复活了。你们虽对祂的事迹一无所知,对祂的仁爱关怀无从感应,但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的恩德确实与你有关、于你有益。也许你对耶稣的名字闻所未闻,对祂的功业一无所知,对祂的仪容德表未能亲睹。但那藏在你良知的正义呼声、在你心中渴望真善美圣的追求、对死后何去何从的疑问,正正是只有复活了的耶稣基督才可为你开释,给你圆满的答案。
林麒伟《圣言分享》耶稣复活 - 是我们度新生活的开始
各位主内兄弟姊妹:今日是复活的大瞻礼,诚如进堂咏说的:「主真的复活了,亚肋路亚。光荣及王权归于祂,直到万世万代」(路 廿四:34)。故让我们大家互祝平安,庆祝复活节快乐,因为今天是大家准备已久的日子,耶稣基督为了救赎人类 - 牺牲 - 死亡 - 而复活。所以,我们若只强调祂的苦难和死亡,是不足以成为我们的信仰,而是应连同祂的复活才有意义;故复活才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中心。因被埋在坟墓里的主耶稣己光荣复活了,恰似西沉的太阳,已从东方升起;苦难的日子已过,祝福的岁月正临。为此,我们该大发欢欣之情,庆贺我们救主耶稣的复活,同时也为纪念信友们藉领受圣洗圣事而获得重生,特别是在复活前夕大典中望教者领受了圣洗,教友们重发圣洗誓愿。所以今日感恩祭的读经,就是藉逾越奥迹,阐明耶稣复活是我们度新生活的开始。故读经一是记述圣伯多禄为罗马百夫长科尔乃略全家宣道施洗,他的领洗正意味着教会的门,从此也为外邦人而大开。读经二是圣保禄写给哥罗森人的信中,劝勉他们要同复活的基督度新生活,一心追求天上的事。福音是记述安息日后的第一天,妇女携备了没药和香料为主敷抹尸身,但抵达时见墓门的大石已滚开了,有位天使给她们说:「祂已经复活不在这里了」。她们立即折返报告主的门徒,所以复活的信仰源自耶稣显现给宗徒和妇女们,基于他们的见证和我们对主的信、望、爱,才可以与复活的基督相遇。正是:
十架完成赎世功,赎回世人有罪身;
耶稣复活众欢欣,齐声歌颂谢主恩。
打败魔鬼胜死亡,恶党胆丧抖颤心;
山崩地裂似末日,守墓兵丁心胆崩。
圣善妇女赶早路,携备香膏抹尸身;
踉跄奔赴主墓前,天使亲告主复生。
急告门徒主复活,疑虑顿失乐满心;
主死原为救世人,天人同乐齐欢欣。
读经一 恭读宗徒大事录十章34及37在43节
宗徒大事录 Acts of Apostles,是新约圣经福音的续编(一:1-3)。本书写作的对像,是由外教归化的信友,藉宗徒所行所教的事,来坚固他们的信德,和记述圣教会在圣神指引下的发展。故金口若望称本书为 -「圣神福音」。本书的内容:是从耶稣升天前祂说:「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犹大和撒玛黎雅,并直到地极,为我作证」(一:8)开始,记述了基督教会在耶路撒冷的建立,经过犹大和撒玛黎雅到达罗马,及她在罗马帝国各省各扦传布的情形。本书的撰写虽没有严密的架构,主要的注意力是集中在伯多禄和保禄身上,故可分为前后编:前编(即由第一至十二章),可视为伯多禄事录。后编(即由第十三至廿八章),可称为保禄事录。在前编内,作者先记述教会在耶京的建立和发展(一:12至八:3),其次是教会撤至犹大及撒玛黎雅和沿海平原上扎下了根的情形(八:4至十一:8),及后来在安提约基雅的拓展(十一:19;十二:25),而后编兼述保禄三次传教,行程包括了小亚细亚和希腊,以及他在耶京被捕,及由西泽勒雅押解往罗马作结,共记述了三十年史事。按圣师热罗尼莫的主张,本书作者是在保禄被囚的第二年在罗马写的,而本书数据的来源,当然是出于路加亲自经历,或直接得自证人亲口叙述的。
今日的读经是记述科尔乃略 Cornelius 皈依天主的故事,他是教会史上第一个由外教回头领洗入教的人,科尔乃略并不是犹太人,却是驻守西泽勒雅的罗马军官,但为人秉性正直,又乐善好施,虽未受过割损礼,他和全家却敬畏犹太人的天主;有一天,他在祈祷时,上主的天使发显给他说:「天主垂听了他的祈祷,令他差遣人去请伯多禄来」。他便打发家仆和护卫的士兵往约培去了(十:1-8)。而在约培的伯多禄也在祈祷中见到天降异像,天主藉此启示对外教人入教的成见应消除,因为梅瑟的不洁取食就像割损礼一样,将以民和外邦人分开;天主因而藉这异像给伯多禄声明,这禁令已废除,一切外邦人都一律蒙召得沾救恩(宗 十:9-16;玛 十九:20;谷 十六:15)。伯多禄明白了天主的启示,便带了几个精通希腊话的人,一起随同科尔乃略遣来的人同去。而科尔乃略也召集了自己的亲戚和好友,齐集恭迎伯多禄的到来,且将自己在祈祷中所见的告诉了伯多禄。伯多禄说:「我真正明白了,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凡在各民族敬畏祂,而又履行正义的人,都是祂中悦的」(34)。他用希伯来演讲的语风,先来个「小引」,才进入「主题」,他说「我真正明白」,就是说我从前没有明白「天主是不看情面的」。祂是公平无私,像判官不顾人的情面,只照事审断。所以「在各民族中」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只要敬畏天主,行正义的事,就是天主所喜悦的人,不拘何国何族,只要他有相当的准备,即能得默西亚所赐的救恩。于是伯多禄引入了「主题」,他把耶稣的一生,浓缩精简地宣讲, 以免人们单凭道听涂说造成疑惑。故他说:「你们都知道在若翰宣讲洗礼以后,从加里肋亚开始在犹太所发生的事,天主怎样以圣神的德能傅了纳匝肋人耶稣,使祂走遍各地,施恩行善,治好一切受魔鬼压制的人,因为天主同祂在一起」(37-38)。伯多禄为他们解释说,天国已来临了,预许的救恩也藉耶稣来完成,所以他从耶稣在接受若翰的洗礼后,继而踏遍全犹太(即巴勒斯坦)传教救人,直到祂在耶路撒冷被钉并死而复活的种种大事,原来天主圣神在母胎中就以圣宠给耶稣敷油,到受若翰洗礼时,天父公开宣认是祂的爱子,天主圣神也藉鸽子的形状降到祂身上给祂受傅,好能仗着天主圣神的德能,到处宣讲天国的福音,治愈各种病患,和解救被魔鬼压制的人,来履行祂的默西亚使命,同时祂在传教时并以奇迹证明祂是天主打发来的。但犹太人竟忘恩负义杀害了祂 -「将祂悬于木杆上」(申 廿二:22),第三日,天主使祂复活了,我们正是这事的目击证人。伯多禄继续说:「我们是祂在犹太人的地区和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的见证人,他们把祂悬在十字架杀死了,第三天,天主把祂复活起来,叫祂显现出来,不是给所有的百姓,而是给天主所预拣的见证人,就是我们这些在祂从死者中复活后与祂同食共饮的人。祂吩咐我们给百姓讲道,指证祂就是天主所立的生者死者的判官,一切先知都给祂作证」(39-42)。伯多禄更说明宗徒们不仅要作耶稣复活的见证人,还要把这事讲给百姓知,祂就是天主所立在末日要来审判所有的人,不论已死去或是仍活着的人,他更强调整个旧约的先知,都是为耶稣的到来而作证的。为此他作证说:「凡信祂的人,都要靠祂的名获得罪的赦免」(43)。伯多禄指出救恩不再是犹太人的尊利了,只要听道的人凭着信主耶稣就可得救。伯多禄还在讲话时,圣神已降临在科尔乃略和他的亲友身上,一如五旬节圣神降临在宗徒们身上一样。伯多禄在圣神光照下给他们施了洗,科氏回头入教,开了教外人归化基督的先声,而他更是西泽勒雅教会的创始人,并曾任米息雅 Misia 和史刻仆息斯 Skepsis 的主教。足见人是不分种族阶级的,只要诚心信仰耶稣基督,都可以获得天主的救恩;所以主耶稣的复活不仅是我们信仰的基础,更是我们灵魂复活的保证,因而我们要远离罪恶的黑暗,佩上光明的甲冑,从今天开始度一个相称于天主的新生活。
读经二 恭读圣保禄致哥罗森人书三章1至4节
哥罗森人书的内容,请参阅本年度圣家节的简介。
圣保禄宗徒告诉哥罗森城新领洗的教友,他们在领洗时,即已把过去旧的生活与基督一起被埋葬了,并且也与耶稣一齐复活,所以一个领了洗的人,就该提高心志,追求天上超性的事,而不该再是地上的事;自当弃绝一切犯罪的行为,全心依靠复活基督,善度新生。故保禄说:「弟兄们:你们既然已经和基督一同复活,就该追求天上的事,在那里基督坐在天主的右边。你们要想念天上的事,而不要想念地上的事」(1-2)。为使各位更易明白保禄所说的,就让我们从宗徒时代教会所采用浸洗的方式来说明;那时望教者表明愿领洗入教的意愿后,便鱼贯地来到圣洗池,这时领洗者走入池中,付洗者随即把他的头按入水里三次,每次按下时便念付洗经说:「我因圣父,圣子,圣神之名给你授洗」。受洗者头浸入水中时,是表示带着自己的旧人和罪恶同基督一起埋葬在坟墓里;当受洗者的头浮出水面时,是表示他已把所有世俗的情欲和俗务都埋在水里,像征从墓中和复活的耶稣出来,是个新人了。因为这是「天主的工程」,是「天主圣三的作为」(弗 五:36;格前 十二:13),因着它,人参与了基督的圣死(入水)及复活(出水)的奥迹,所以能赦免人的罪过(宗 二:38;十:43)。因而我们就该与基督进入另一生命,以恩宠和圣神来提高心志,追求天上超性的事,因为那是日后我们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该再思念尘世的事,而该向往天上永福的事;何况我们还有基督在天父的右边作我们的中保。故他说:「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已经和基督一同安处在天主内。当基督,我们的生命显现时,你们也将同祂一起在光荣中出现」(3-4)。因着圣洗圣事借着信德,我们不再是以前的旧人,而是天主的儿女,所以我们能称天主为「啊爸,父啊!」那我你的思想行为就当有所改变,而是因着敬主爱人的精神,就得包容、宽恕、忍耐和克己,还要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含忍;不作无礼的事,不谋求己益,不图谋恶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基督徒的理想生活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验基督的神国运行于世上,好使我们的生命能与基督同处于天主内。须知,能成为天主子女是我们的福气,虽然在人生的旅程中,困难阻挠都不用害怕,因为耶稣长兄曾许下给我们护卫的圣神,只要我你开放自己,充份与圣神合作,务求自己的生活肖似基督,故当基督在祂光荣出现时,我们也要在光荣中出现,并显出今世与基督同生活,就是预备来日能分享祂的光荣!
福音 恭读圣若望福音二十章1至9节
「一周的第一天,天还没亮,玛利亚玛达肋纳来到坟墓那里,看见墓门的石头已移开」(1)。「一周的第一日」,是指安息日后的第一天,正是我们的主日(星期日)。因星期六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是不许工作的,而耶稣的死正是星期五下午三时,当时阿黎玛特雅人若瑟(议员),大胆进见比拉多要求耶稣的遗体;而尼苛德摩也带着没药和香料赶来,他们卸下圣尸,抹去血迹便按犹太人殓葬的习俗用殓布和香料包扎好,把耶稣安葬在若瑟的墓穴,便用一块大石把墓门堵住了便走。跟‥司祭们领了比拉多的封条把墓门封住,派兵丁严密看守着。耶稣死后第三天晨光熹微,耶稣圣灵用自己天主性的全能,同圣身重新结合复活了,以神光、神健、神透、神速四大神恩赋给肉身,光荣地复活了。那时,大地震动,主的天神光亮如闪电,推开了封闭墓门的巨石,守墓的兵丁吓得昏倒,醒后即奔告司祭长,他即与长老们商议,以大量的金钱来堵塞士兵的口,严禁他们张扬出去,结果弄巧成拙,罗马兵倒成了耶稣复活的有力证据。所以天刚亮,玛利亚玛达肋纳便带了自备的香料,准备给耶稣尸身敷抹一次,她原是个罪妇,得到基督的宽恕遂改变了她的一生,成了一个真心回头的人,故常怀着感恩和爱慕的心跟随基督,因而当耶稣背着十字架上山时,她随侍在旁,甚至主被钉死时她也协助埋葬,故这日天还没亮,她就连同其他妇女一起上坟,因为心急便赶在前面,及到坟上见石头已挪开,圣尸不见了,她急于找寻,连耶稣以前告诉她自己死后第三日要复活都忘记了,只以为是恶人把耶稣的尸偷走了,便折返报告宗徒,说:「有人从墓中把主搬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祂放在那里」(2)。伯多禄和若望一听到报告,便马上赶往坟墓里去。「两个人一起跑,但是那个门徒比伯多禄跑得快,先到了坟墓,但没有进去,只俯身向里面望,看见殓布放在地上。西满伯多禄随着也来到,走进墓穴,看见殓布已放在地上,也看见耶稣头上那块头巾,卷着放在另一处,没有和殓布放在一起。那时先来到墓穴的那个门徒也进去,目睹一切就相信了」(3-8)。若望年轻比伯多禄跑得快,先到了墓地,只在外边弯腰往里看,不见尸身,便待伯多禄到来,让他先进去才跟着入去。他们在墓内审量了当时的环境,知道耶稣的圣尸不会是被人偷走的,因为若偷走定连包裹的殓布和覆盖尸首的头巾都带去,又怎会把殓布折迭放在原处,而头巾也不会卷放在一边。「若望目睹一切就相信了,原来他们尚未明白经上所载:『耶稣必从死者中复活的那句话』」(9)。若望看见这些殓布和头巾,便想起耶稣说过有关祂的死亡和复活(二:22,十六:10)。便相信耶稣已从死者中复活了,他的信德已达至臻的境界,这是基于他是主最疼爱的宗徒,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当主耶稣被捕受难到被钉时,宗徒们都各自逃亡,他却陪伴圣母追随不舍;所以主亲将母亲托付给他,还藉他把自己的教训和奇迹以福音撰写出来,以及那将要发生的也藉他的默示录宣扬于世,先坚定他的心。而玛利亚玛达肋纳给宗徒报告后,又独自回来,在墓前哭泣不忍去,她为圣尸不见而难过,忽然见有人站在前面,便问:「先生,若是你把祂搬走,请告诉我,我自会去料理」,就因为她这份热心,耶稣因而发显给她,直呼「玛利亚」,她立即认出耶稣来,跪抱祂的脚喊「师傅」。耶稣便嘱咐她去告诉祂的们徒祂已复活。而路加也记述了「耶稣发显给伯多禄」(路 廿四:34)。虽然没有说明在甚么时候,但相信是若望走后,他在坟内追悔自己三次不认主,恨不得能亲见耶稣求祂原谅。正思念间,耶稣显现他的面前,他即跪下求主赦罪,主也亲自拉他起来宽赦他一切,并嘱咐要好好照顾他的弟兄。
所以,透过今日福音的人物,使我们更了解复活的真义,从圣妇玛达肋纳和伯多禄的身上看到,他们虽犯了重罪,伤过主的心,但主?不仅宽恕了他们,还发显给他们。为此,我们应真切痛悔立改,走主的道路,因为?的复活不仅是我们信德的根基,希望的理由。所以应离开一切罪恶,断绝世俗偏情,痛改恶习毛病,度基督的生命,补赎克苦的生活,这样才堪分享主复活的光荣,度一个相称天主的生命。 亚孟!
天主保佑!复活快乐!
林麒伟
二零一一年四月廿四日
公教报 2011年4月24日 第3505期
面对好人受苦,要相信神的存在,兼且相信祂是全知、全善、全能,这两件事是相违背的。除非,我们确实知道受苦是为了要达成某项目标,譬如完善生命的必经阶段,为获得凤凰火浴般的新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会说:这是廉价的骗人借口及伪装的正义。除非,我们相信那全知、全善、全能的神,也如同我们一样,受了同样的苦难。
我们不可能只有复活,而没有苦难;正如不可能只有黎明,而没有黑夜一样。《希伯来书》这样说:「当祂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祂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祂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就是为提醒我们,主的确同我们受着同样的苦。正因为祂经历过苦难,学习了服从,因而得到复活的喜乐和光明,并为信从祂的人成了得救的根源,使我们亦因此可以接受和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进入祂永恒生命的荣耀中。为跟随基督的人,所得的喜乐,的确远远超越我们作为门徒须付出的代价。
《出谷纪》记述以色列子民在梅瑟的带领下过红海——海涛变成了高墙,在他们两边矗立着,他们在海中干地上走过。以色列子民只能有一个目标,而且必须同心、同德走同样的路,任何其他的选择和方向,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追随基督的人,无论是新受洗或已洗多年的,也应有同一的方向,同样的忠信与真诚。基督在十字架上面对死亡的极大痛苦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完成了。」带出了一线释放和喜乐。罪恶和永恒的黑暗终将过去,祂的生命气息——圣神,将充满、带领我们,在高耸的海涛中,在海中干地上走出黑暗。
逾越圣周的三项礼仪:主的晚餐、主的苦难和主的复活,其实都是同一庆典中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部份。耶稣空虚自己的高峰,就是为我们被悬挂在十架上,献出祂的生命。在此之前,祂曾以奴仆的形象为门徒洗脚——除了是服务的卑微,更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牺牲与救赎的启迪。因此,祂对伯多禄说:「我若不洗你(注意:不是「你若不让我洗」),你就与我无份。」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读为「我若不牺牲救赎你,你就不能进入到我的生命中。」因此,要接受基督的恩赐,就要进入祂的氛围,正如《格林多前书》记载,成立圣体圣事时耶稣的命令:「你们应这样行,为记念我。」记念不是静态的回忆,好比我们拿着一张旧照片,想象以前的情景。这里所说的记念,是带领我们越过时空,进入基督的大爱内,经历基督所经历的。经历些甚么?就是要彼此洗脚、谦卑地相爱、服务。到甚么程度?《若望》曾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很明显,相爱、服务,甚至愿意像祂一样,交付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三天庆典中的中心思想。
复活的清晨,《玛窦》记载:妇女们在走向耶稣的墓前,遇到天使。守卫的反应是惊怕、吓得要死;妇女们的反应是充满喜乐。由于目标不同,因此反应也相异。我们每日其实都在走向耶稣死而复活的坟墓途中。在这路上我们或有恐惧、或有喜乐,都是我们信心的问题。我们信的是主,或是别的甚么?我们是否同心、同德,走进主基督的生命中,或是目标不同,经历因此也各有不同?
袁伟明《袁道》喜乐的日子
公教报 2011年4月24日 第3505期
亚肋路亚!喜乐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今天是光明与生命的庆典,是教会礼仪年历的高峰——耶稣复活节。相信今天世界各地的大小圣堂都会布置得雅洁尊荣,烛光点点,花团绵簇。琴瑟齐鸣,异口同声,欢欣雀跃,歌颂主恩,因为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了,战胜死亡,消除罪恶,显示了天主性生命的光辉。新教友以崭新的生命,活出得救的自信,已领洗者重新出发,一股作气,活出复活生命的更新意义。
圣母玛利亚喜乐吧!因为你的圣子复活了。你童贞产子的被误解,你三天寻子不获的苦恼,你目睹耶稣传教时被人留难、质疑、攻击的尴尬,你在苦路上、十架旁看着爱子惨死的悲伤,今天应一扫而空了。你和世上一切忧苦者一样承受着肉身、心理和灵性的困难,苦不堪言,然而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启示了痛苦并不能制胜怀有复活希望而生活的人,祂的复活是我们日后复活的先声。那生活如同圣母玛利亚一样饱尝苦痛的人啊,无须要害怕,也不必心焦,因为基督的复活给你力量、勇气和希望。
宗徒们喜乐吧!因为师傅复活了。无须为你们跟随祂时的有所保留而惭愧,更不要因多次见到耶稣施行奇迹、驱魔、治病仍怀疑祂是天主圣子而内疚。无必要为耶稣受难时你们作鸟兽散感到无地自容。因为耶稣复活后,显现给你们时就以平安礼表达对你们的体谅和了解。所有在自己的教友生活中有名无实,或是见异思迁,或是忘恩负义的人不要绝望,切勿放弃,因为耶稣从死者中复活是要向你们显示祂的宽恕、仁爱和再创造。祂要由罪恶的绝望与黑暗中把你们领出,使你们看见永不没落的太阳,分享给你们一如满溢丰富泉水的希望。
罪人们喜乐吧!因为救主默西亚从死者中复活了。罪恶虽然漆黑、污秽、可耻、沉重、邪恶、强悍,但仍然不能抵受复活基督的光明、纯洁、美善、温暖、正义、平安的神圣生命的大能。凡活在罪恶而不能自拔的兄弟姊妹,抬起头来,仰望复活的基督,全心归向祂,祂会给你力量,赐你勇气,让你能放下屠刀、离开邪路、脱离魔掌,实质地活在天主恩宠与慈爱的尊严中。
信友们喜乐吧!因为耶稣复活了。你们的信仰是最有价值的,并非如某些危言耸听者所说的只是醉人的鸦片、更不是逃避世界的象牙塔。耶稣复活为我们解释了:热心祈祷是仰赖主恩、谦虚信靠的表现。沉默坚忍是火中炼金的必然态度。善与人同、博施济众是赚取天堂永福的正确手法。一切怀着复活希望而生活的基督徒,继续以你永不言悔的信仰热诚、百折不挠的奋斗红心、宁人负我,我不负人的爱德行为争取永恒复活生命的福分吧。
世人们喜乐吧!因为你们并未认识的耶稣基督今天复活了。你们虽对祂的事迹一无所知,对祂的仁爱关怀无从感应,但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的恩德确实与你有关、于你有益。也许你对耶稣的名字闻所未闻,对祂的功业一无所知,对祂的仪容德表未能亲睹。但那藏在你良知的正义呼声、在你心中渴望真善美圣的追求、对死后何去何从的疑问,正正是只有复活了的耶稣基督才可为你开释,给你圆满的答案。
林麒伟《圣言分享》耶稣复活 - 是我们度新生活的开始
各位主内兄弟姊妹:今日是复活的大瞻礼,诚如进堂咏说的:「主真的复活了,亚肋路亚。光荣及王权归于祂,直到万世万代」(路 廿四:34)。故让我们大家互祝平安,庆祝复活节快乐,因为今天是大家准备已久的日子,耶稣基督为了救赎人类 - 牺牲 - 死亡 - 而复活。所以,我们若只强调祂的苦难和死亡,是不足以成为我们的信仰,而是应连同祂的复活才有意义;故复活才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中心。因被埋在坟墓里的主耶稣己光荣复活了,恰似西沉的太阳,已从东方升起;苦难的日子已过,祝福的岁月正临。为此,我们该大发欢欣之情,庆贺我们救主耶稣的复活,同时也为纪念信友们藉领受圣洗圣事而获得重生,特别是在复活前夕大典中望教者领受了圣洗,教友们重发圣洗誓愿。所以今日感恩祭的读经,就是藉逾越奥迹,阐明耶稣复活是我们度新生活的开始。故读经一是记述圣伯多禄为罗马百夫长科尔乃略全家宣道施洗,他的领洗正意味着教会的门,从此也为外邦人而大开。读经二是圣保禄写给哥罗森人的信中,劝勉他们要同复活的基督度新生活,一心追求天上的事。福音是记述安息日后的第一天,妇女携备了没药和香料为主敷抹尸身,但抵达时见墓门的大石已滚开了,有位天使给她们说:「祂已经复活不在这里了」。她们立即折返报告主的门徒,所以复活的信仰源自耶稣显现给宗徒和妇女们,基于他们的见证和我们对主的信、望、爱,才可以与复活的基督相遇。正是:
十架完成赎世功,赎回世人有罪身;
耶稣复活众欢欣,齐声歌颂谢主恩。
打败魔鬼胜死亡,恶党胆丧抖颤心;
山崩地裂似末日,守墓兵丁心胆崩。
圣善妇女赶早路,携备香膏抹尸身;
踉跄奔赴主墓前,天使亲告主复生。
急告门徒主复活,疑虑顿失乐满心;
主死原为救世人,天人同乐齐欢欣。
读经一 恭读宗徒大事录十章34及37在43节
宗徒大事录 Acts of Apostles,是新约圣经福音的续编(一:1-3)。本书写作的对像,是由外教归化的信友,藉宗徒所行所教的事,来坚固他们的信德,和记述圣教会在圣神指引下的发展。故金口若望称本书为 -「圣神福音」。本书的内容:是从耶稣升天前祂说:「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犹大和撒玛黎雅,并直到地极,为我作证」(一:8)开始,记述了基督教会在耶路撒冷的建立,经过犹大和撒玛黎雅到达罗马,及她在罗马帝国各省各扦传布的情形。本书的撰写虽没有严密的架构,主要的注意力是集中在伯多禄和保禄身上,故可分为前后编:前编(即由第一至十二章),可视为伯多禄事录。后编(即由第十三至廿八章),可称为保禄事录。在前编内,作者先记述教会在耶京的建立和发展(一:12至八:3),其次是教会撤至犹大及撒玛黎雅和沿海平原上扎下了根的情形(八:4至十一:8),及后来在安提约基雅的拓展(十一:19;十二:25),而后编兼述保禄三次传教,行程包括了小亚细亚和希腊,以及他在耶京被捕,及由西泽勒雅押解往罗马作结,共记述了三十年史事。按圣师热罗尼莫的主张,本书作者是在保禄被囚的第二年在罗马写的,而本书数据的来源,当然是出于路加亲自经历,或直接得自证人亲口叙述的。
今日的读经是记述科尔乃略 Cornelius 皈依天主的故事,他是教会史上第一个由外教回头领洗入教的人,科尔乃略并不是犹太人,却是驻守西泽勒雅的罗马军官,但为人秉性正直,又乐善好施,虽未受过割损礼,他和全家却敬畏犹太人的天主;有一天,他在祈祷时,上主的天使发显给他说:「天主垂听了他的祈祷,令他差遣人去请伯多禄来」。他便打发家仆和护卫的士兵往约培去了(十:1-8)。而在约培的伯多禄也在祈祷中见到天降异像,天主藉此启示对外教人入教的成见应消除,因为梅瑟的不洁取食就像割损礼一样,将以民和外邦人分开;天主因而藉这异像给伯多禄声明,这禁令已废除,一切外邦人都一律蒙召得沾救恩(宗 十:9-16;玛 十九:20;谷 十六:15)。伯多禄明白了天主的启示,便带了几个精通希腊话的人,一起随同科尔乃略遣来的人同去。而科尔乃略也召集了自己的亲戚和好友,齐集恭迎伯多禄的到来,且将自己在祈祷中所见的告诉了伯多禄。伯多禄说:「我真正明白了,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凡在各民族敬畏祂,而又履行正义的人,都是祂中悦的」(34)。他用希伯来演讲的语风,先来个「小引」,才进入「主题」,他说「我真正明白」,就是说我从前没有明白「天主是不看情面的」。祂是公平无私,像判官不顾人的情面,只照事审断。所以「在各民族中」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只要敬畏天主,行正义的事,就是天主所喜悦的人,不拘何国何族,只要他有相当的准备,即能得默西亚所赐的救恩。于是伯多禄引入了「主题」,他把耶稣的一生,浓缩精简地宣讲, 以免人们单凭道听涂说造成疑惑。故他说:「你们都知道在若翰宣讲洗礼以后,从加里肋亚开始在犹太所发生的事,天主怎样以圣神的德能傅了纳匝肋人耶稣,使祂走遍各地,施恩行善,治好一切受魔鬼压制的人,因为天主同祂在一起」(37-38)。伯多禄为他们解释说,天国已来临了,预许的救恩也藉耶稣来完成,所以他从耶稣在接受若翰的洗礼后,继而踏遍全犹太(即巴勒斯坦)传教救人,直到祂在耶路撒冷被钉并死而复活的种种大事,原来天主圣神在母胎中就以圣宠给耶稣敷油,到受若翰洗礼时,天父公开宣认是祂的爱子,天主圣神也藉鸽子的形状降到祂身上给祂受傅,好能仗着天主圣神的德能,到处宣讲天国的福音,治愈各种病患,和解救被魔鬼压制的人,来履行祂的默西亚使命,同时祂在传教时并以奇迹证明祂是天主打发来的。但犹太人竟忘恩负义杀害了祂 -「将祂悬于木杆上」(申 廿二:22),第三日,天主使祂复活了,我们正是这事的目击证人。伯多禄继续说:「我们是祂在犹太人的地区和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的见证人,他们把祂悬在十字架杀死了,第三天,天主把祂复活起来,叫祂显现出来,不是给所有的百姓,而是给天主所预拣的见证人,就是我们这些在祂从死者中复活后与祂同食共饮的人。祂吩咐我们给百姓讲道,指证祂就是天主所立的生者死者的判官,一切先知都给祂作证」(39-42)。伯多禄更说明宗徒们不仅要作耶稣复活的见证人,还要把这事讲给百姓知,祂就是天主所立在末日要来审判所有的人,不论已死去或是仍活着的人,他更强调整个旧约的先知,都是为耶稣的到来而作证的。为此他作证说:「凡信祂的人,都要靠祂的名获得罪的赦免」(43)。伯多禄指出救恩不再是犹太人的尊利了,只要听道的人凭着信主耶稣就可得救。伯多禄还在讲话时,圣神已降临在科尔乃略和他的亲友身上,一如五旬节圣神降临在宗徒们身上一样。伯多禄在圣神光照下给他们施了洗,科氏回头入教,开了教外人归化基督的先声,而他更是西泽勒雅教会的创始人,并曾任米息雅 Misia 和史刻仆息斯 Skepsis 的主教。足见人是不分种族阶级的,只要诚心信仰耶稣基督,都可以获得天主的救恩;所以主耶稣的复活不仅是我们信仰的基础,更是我们灵魂复活的保证,因而我们要远离罪恶的黑暗,佩上光明的甲冑,从今天开始度一个相称于天主的新生活。
读经二 恭读圣保禄致哥罗森人书三章1至4节
哥罗森人书的内容,请参阅本年度圣家节的简介。
圣保禄宗徒告诉哥罗森城新领洗的教友,他们在领洗时,即已把过去旧的生活与基督一起被埋葬了,并且也与耶稣一齐复活,所以一个领了洗的人,就该提高心志,追求天上超性的事,而不该再是地上的事;自当弃绝一切犯罪的行为,全心依靠复活基督,善度新生。故保禄说:「弟兄们:你们既然已经和基督一同复活,就该追求天上的事,在那里基督坐在天主的右边。你们要想念天上的事,而不要想念地上的事」(1-2)。为使各位更易明白保禄所说的,就让我们从宗徒时代教会所采用浸洗的方式来说明;那时望教者表明愿领洗入教的意愿后,便鱼贯地来到圣洗池,这时领洗者走入池中,付洗者随即把他的头按入水里三次,每次按下时便念付洗经说:「我因圣父,圣子,圣神之名给你授洗」。受洗者头浸入水中时,是表示带着自己的旧人和罪恶同基督一起埋葬在坟墓里;当受洗者的头浮出水面时,是表示他已把所有世俗的情欲和俗务都埋在水里,像征从墓中和复活的耶稣出来,是个新人了。因为这是「天主的工程」,是「天主圣三的作为」(弗 五:36;格前 十二:13),因着它,人参与了基督的圣死(入水)及复活(出水)的奥迹,所以能赦免人的罪过(宗 二:38;十:43)。因而我们就该与基督进入另一生命,以恩宠和圣神来提高心志,追求天上超性的事,因为那是日后我们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该再思念尘世的事,而该向往天上永福的事;何况我们还有基督在天父的右边作我们的中保。故他说:「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已经和基督一同安处在天主内。当基督,我们的生命显现时,你们也将同祂一起在光荣中出现」(3-4)。因着圣洗圣事借着信德,我们不再是以前的旧人,而是天主的儿女,所以我们能称天主为「啊爸,父啊!」那我你的思想行为就当有所改变,而是因着敬主爱人的精神,就得包容、宽恕、忍耐和克己,还要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含忍;不作无礼的事,不谋求己益,不图谋恶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基督徒的理想生活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验基督的神国运行于世上,好使我们的生命能与基督同处于天主内。须知,能成为天主子女是我们的福气,虽然在人生的旅程中,困难阻挠都不用害怕,因为耶稣长兄曾许下给我们护卫的圣神,只要我你开放自己,充份与圣神合作,务求自己的生活肖似基督,故当基督在祂光荣出现时,我们也要在光荣中出现,并显出今世与基督同生活,就是预备来日能分享祂的光荣!
福音 恭读圣若望福音二十章1至9节
「一周的第一天,天还没亮,玛利亚玛达肋纳来到坟墓那里,看见墓门的石头已移开」(1)。「一周的第一日」,是指安息日后的第一天,正是我们的主日(星期日)。因星期六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是不许工作的,而耶稣的死正是星期五下午三时,当时阿黎玛特雅人若瑟(议员),大胆进见比拉多要求耶稣的遗体;而尼苛德摩也带着没药和香料赶来,他们卸下圣尸,抹去血迹便按犹太人殓葬的习俗用殓布和香料包扎好,把耶稣安葬在若瑟的墓穴,便用一块大石把墓门堵住了便走。跟‥司祭们领了比拉多的封条把墓门封住,派兵丁严密看守着。耶稣死后第三天晨光熹微,耶稣圣灵用自己天主性的全能,同圣身重新结合复活了,以神光、神健、神透、神速四大神恩赋给肉身,光荣地复活了。那时,大地震动,主的天神光亮如闪电,推开了封闭墓门的巨石,守墓的兵丁吓得昏倒,醒后即奔告司祭长,他即与长老们商议,以大量的金钱来堵塞士兵的口,严禁他们张扬出去,结果弄巧成拙,罗马兵倒成了耶稣复活的有力证据。所以天刚亮,玛利亚玛达肋纳便带了自备的香料,准备给耶稣尸身敷抹一次,她原是个罪妇,得到基督的宽恕遂改变了她的一生,成了一个真心回头的人,故常怀着感恩和爱慕的心跟随基督,因而当耶稣背着十字架上山时,她随侍在旁,甚至主被钉死时她也协助埋葬,故这日天还没亮,她就连同其他妇女一起上坟,因为心急便赶在前面,及到坟上见石头已挪开,圣尸不见了,她急于找寻,连耶稣以前告诉她自己死后第三日要复活都忘记了,只以为是恶人把耶稣的尸偷走了,便折返报告宗徒,说:「有人从墓中把主搬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祂放在那里」(2)。伯多禄和若望一听到报告,便马上赶往坟墓里去。「两个人一起跑,但是那个门徒比伯多禄跑得快,先到了坟墓,但没有进去,只俯身向里面望,看见殓布放在地上。西满伯多禄随着也来到,走进墓穴,看见殓布已放在地上,也看见耶稣头上那块头巾,卷着放在另一处,没有和殓布放在一起。那时先来到墓穴的那个门徒也进去,目睹一切就相信了」(3-8)。若望年轻比伯多禄跑得快,先到了墓地,只在外边弯腰往里看,不见尸身,便待伯多禄到来,让他先进去才跟着入去。他们在墓内审量了当时的环境,知道耶稣的圣尸不会是被人偷走的,因为若偷走定连包裹的殓布和覆盖尸首的头巾都带去,又怎会把殓布折迭放在原处,而头巾也不会卷放在一边。「若望目睹一切就相信了,原来他们尚未明白经上所载:『耶稣必从死者中复活的那句话』」(9)。若望看见这些殓布和头巾,便想起耶稣说过有关祂的死亡和复活(二:22,十六:10)。便相信耶稣已从死者中复活了,他的信德已达至臻的境界,这是基于他是主最疼爱的宗徒,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当主耶稣被捕受难到被钉时,宗徒们都各自逃亡,他却陪伴圣母追随不舍;所以主亲将母亲托付给他,还藉他把自己的教训和奇迹以福音撰写出来,以及那将要发生的也藉他的默示录宣扬于世,先坚定他的心。而玛利亚玛达肋纳给宗徒报告后,又独自回来,在墓前哭泣不忍去,她为圣尸不见而难过,忽然见有人站在前面,便问:「先生,若是你把祂搬走,请告诉我,我自会去料理」,就因为她这份热心,耶稣因而发显给她,直呼「玛利亚」,她立即认出耶稣来,跪抱祂的脚喊「师傅」。耶稣便嘱咐她去告诉祂的们徒祂已复活。而路加也记述了「耶稣发显给伯多禄」(路 廿四:34)。虽然没有说明在甚么时候,但相信是若望走后,他在坟内追悔自己三次不认主,恨不得能亲见耶稣求祂原谅。正思念间,耶稣显现他的面前,他即跪下求主赦罪,主也亲自拉他起来宽赦他一切,并嘱咐要好好照顾他的弟兄。
所以,透过今日福音的人物,使我们更了解复活的真义,从圣妇玛达肋纳和伯多禄的身上看到,他们虽犯了重罪,伤过主的心,但主?不仅宽恕了他们,还发显给他们。为此,我们应真切痛悔立改,走主的道路,因为?的复活不仅是我们信德的根基,希望的理由。所以应离开一切罪恶,断绝世俗偏情,痛改恶习毛病,度基督的生命,补赎克苦的生活,这样才堪分享主复活的光荣,度一个相称天主的生命。 亚孟!
天主保佑!复活快乐!
林麒伟
二零一一年四月廿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