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字福传的荒凉景象
作者:张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8-11 23:33:00 浏览次数:次
文字福传包括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在这里谈的仅仅是报刊福传。
梵二文献“大众传播工具”中指出过文字福传的重要性:“大公会议劝告教友们,负起援助,支持公教刊物、日报、电影、电视企业等的责任:因为这些确是以传扬真理及维护正道建设基督化之社会为主要目的。”
我们虽然不像欧美国家的宗教气氛浓厚,悠久,但这个时代我们接触宗教信仰的机会远远超过了以往,学习新鲜事物的机会也有了新的起色,几十年前,教友们还在过着仅仅弥撒中聆听神父讲道,业余时间除了圣经没什么书的窘境(甚至有段时间读圣经是被禁止的),现如今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但越是在这样的优越环境下却越显出文字福传的荒凉景象。
文字福传的力度远远达不到与这个时代相符合的理想程度。我们和基督新教比起来,福传力度远远望尘莫及,而我们自身的文字福传比起口头福传来又是大为逊色。大部分教友连对圣经的关注程度都不够,何况其他任何圣书、报刊呢?连最好的书都触摸力度不够,面对其他的书籍置若罔闻也不奇怪。
主要的问题一是“不读”。以我们的报刊为例,许多教友重视程度不高,有教友拿到报纸后像布什看书一样匆匆扫上几秒钟就开始束之高阁,甚至有的教友面对开创好几年的报纸竟然从未谋面甚至从不知道教区还有这样一份报纸的。诚然,报社宣传力度不够,报纸质量可能也不完善,但至少报纸的每一个字符是来自圣神的,作者的态度很严谨,他们愿意把最美的分享展示给大众,编者也力求严谨一丝不苟,也是把最美的一面向读者呈现。而报纸也算是浓缩的精华,满足了人们不愿看厚书的愿望,那种带着油墨芳香的味道也远远胜于网络的辐射。即使,双方各有力度不够,但教会文字工作的确是圣神的工作,圣神的参与远远能让大家有“读”的理由。再把目光审视到读者身上,是因为质量不好而导致自己不愿意看?未必都是,许多人对报纸不屑一顾,也有的一拿到报纸不是去借着圣神去分享,而是先指责,这篇是宣传什么的,这篇怎样怎样,完全以“人”的思维看待问题,而不是想到属灵的意义……
另一个问题是“不写”。许多教友的态度好像文字工作是个别人的事情。“我想写但不会呀”是很多人的口头禅。文字福传的目的是什么?尽管全国教会有许多媒介和报纸,尽管每一个媒体的风格不同,但同一个目的就是宣传耶稣,首先在教友中间培养对天主的认识,其次是对外福传。教会刊物重点是传教,不是搞文学运动,不是倡导文学流派,传教是第一意义。文字虽不甚独到但就是能把教友引向耶稣,那就是好文章。就像大家坐在一起谈话分享信仰,这胜于听主持人高水准的发音。只需简单的把信仰中的所思、所见、所闻记录就能胜任文字福传,就像祈祷,不是诗人才能祈祷,只要把天主当做知心朋友,您在祈祷时你就是诗人。您的分享能打动人,能提高人的信德,让人收到启发,这就是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