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轻扬牧笛 >> 时任楠溪堂区本堂司铎十周年感悟----“你们不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去做,如同是为主,而不是为人”(哥三23)
 轻扬牧笛
时任楠溪堂区本堂司铎十周年感悟----“你们不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去做,如同是为主,而不是为人”(哥三23)
时间:2014-04-24 20:45:50  作者:黄超心神父  点击:440691次  来源:本站原创    
司铎的生命是天主特赐的,我常常告诫自己作神父不是为自己,是为基督,为大众,也不是为图世俗光荣,更不是彰显自己的才华,保禄宗徒提醒我们:“你们不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去做,如同是为主,而不是为人”。由此,神父的工作与生活就显得有目标,有方向了,“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做神父十五年来,我深深感受到司铎的生命是需要时常经验到主的临在与圣神的恩赐。
一、铎龄十五有感
“岁月如梭,人生如梦。世事如常,主佑时时!”这可以算是一首诗吧!是我对自己在山区牧灵工作十年经历的精简感受。值此2014年四旬期内司铎避静周,特别对自己任本堂神父十年来作深度地回顾与反思。 
当修士的时候常听老神父们讲起他们做神父的点点滴滴,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和事迹,感觉好遥远,不可体会只能想象。如今,自己做神父十五年了,当本堂神父也十年了,才有所感同身受,修道路上也有了些共鸣。虽然比不上老神父的饱经沧桑,但也好歹有十多年经历了。况且,在当今日新月异,飞黄腾达的时代,70后的人往往在社会各阶层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我正是生长在这年代的人,自然脱不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教会内也算是中流砥柱的人吧,可见任重道远啊!现在温州教区只剩两位老前辈了:一位是主教大人,一位是孙老神父。这十年间也出了十多位神父了,然而为温州教区奋斗在前线的就是我们这批70后神父,即于千禧年前后晋铎的神父们身上。我们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困惑,可谓内忧外患,已经没有老前辈可支撑的时代了,唯有靠我们这一代自己,只有团结共事,才有教会美好的未来!呜呼,惜哉!现实总是那么不尽人意,甚至有点残酷。有时候我幼稚地想过:“当修士多好啊,不用去为那么多繁重繁杂的事而操心操劳”;有时候我又天真地想过:“嘿嘿,在年轻一代前可以不用装嫩了,自己也成了具有资历的老前辈”……在父母眼里,我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在看着我长大的市区老年教友们的眼里(我生长在温州市区),我似乎还是个小神父,有时候遇见了还是令老者们没能反应过来我已是“老”神父的事实了。这正如人们常常忘记岁月在自身上的流逝,而在他人身上才突然察觉而感叹:“噢,你长这么大了!唉,我却老了!”不管怎样,没有主的助佑就没有今天的我。因为我也切身体会到保禄宗徒对格林多教会书信中说的“因天主的恩宠,我成为今日的我;天主赐给我的恩宠没有落空,我比他们众人更劳碌;其实不是我,而是天主的恩宠偕同我。” (格前15:10)
二、楠溪十载有感
1、新人新职新环境,暗誓尽职
我还很清晰地记得来到楠溪总堂---枫林天主堂是2004年4月26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那天有朱公(现在的朱主教)及另两位温州教友从温州总堂一直护送我到枫林的。到达枫林后,还未下车就听见鞭炮声和众多教友的欢呼及掌声,下车后即有教友送来献花。我想那时候手机还未完全普及到农村,应该没人有号码可以相互通知我的到达时间,想必教友们肯定已等候许久了。这样的欢迎仪式令我受宠若惊,因为回忆两年前和麻神父调至平阳堂区时根本没有欢迎会和教友接待,原因是我俩已说好低调来到平阳堂,就避免了热闹隆重场面。所以还是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而且要知道在农村即使有政府领导人物下乡莅临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可见这里的教友们是多么的爱戴和敬重神父啊!之后,从停车处走到教堂约百来米,一路有夹道欢迎的和尾随的教友们,而且都是年长的人多。那一刻,心灵就有种被触动和感动,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爱护这里的教友,做个称职牧人。正如在欢迎会上有位老先生作代表的讲话中获悉,楠溪山区的教友们期盼本堂神父的到来已有好多年,甚至是种可盼不可得的奢望。如今结束了长达五十年无牧人时代,老徐公虽然于文革后被劳教释放归来,在楠溪牧灵奔波了十几年,但算不上是生活在安定小康年代。而我的到来是划时代的,是崭新的开始。同时为我的人生也是新的台阶和转折点,将面临着不能预见的考验和挑战。
2、初年初历初成长,轶事多多
在楠溪第一年的半年里,没有修女作伴,最初的几个月都是奔波于各堂口,一位老先生常随我一起走访各堂口,或行圣事,或探访教友,以便开始熟悉各地各种情况。当年没有私家车,只有坐公车,而且堂口相隔较远,由于枫林的交通历来就偏僻,除了去岩头镇可直达(就四公里),其他任何地方都必须要转车,且车次不象城市里频繁,有时错过了班车就得等上半小时甚或更久,因此耗费时光较多,却也习以为常,那时候也从未想过将来自己要开车。有时候就干脆包租一辆七座面包车,费用当然比坐公车要贵得多,但办事效率高了,时间也节省了。可谓花钱买无价的时间,也值啊!在日常饮食上,也很自由而随便。或是在枫林堂里与驻堂老先生两口子共餐,或是某教友家探访之际便有饭吃,通常楠溪人待客最好的东西就是自制的纯手工素面(不过大楠溪和小楠溪两区域还是有不同的特产),是正宗的本地风味,一大碗的素面里有很多内容:鸡蛋(有时不只一个)、鸡肉、咸菜、猪肉、豆腐皮、青菜等等。往往把我撑得大肚子了,主人家还客气地说:“肯定没吃饱吧,不够吃吧,不好吃吧”那时候可真令人哭笑皆非。
第一年的暑期青少年学习班,迎来了很多学生,连续三期三个堂口,都是半个月,幸好有一个修士,两个修女来帮忙,后来第三期在碧莲堂我就病倒了,其实不是累倒的,是饮食问题引发痢疾而高烧。当我康复了却害得修士病倒了,他是真累倒了,因为我空缺了三天,叫他顶替我,一人扛两人的工作量何其容易啊!现在回忆那段时光,很多趣事还历历在目,第一期的很多学员名字至今还记得,之后几年与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似乎没有第一年记得那么清晰了,更别说记名字了,大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也自然在衰退吧!
可怕的事发生在当年的8月12日(当年14号台风“云娜”),那年的强台风经过温岭袭击楠溪江一带。台风来临的那天晚上,我和一个修士(现已是神父)都住在枫林堂的神父楼。因神父楼是木质构造,又年久失修,本身存在安全隐患。窗户都是木头的老式百叶窗,平时连插销都关不紧的,那时只用绳子系紧,大风刮得更是啪啪响,随时都有被风掀起吹走的可能。还突然停电了,漆黑一片,而屋内到处漏雨,我们又没有几个脸盆,只好任其滴水在地板。屋外是大风呼啸,仿佛恐怖片的鬼嚎声,树枝也随风噼里啪啦地响,仿佛身处阴森的树林里。那台风来势汹汹,我看不亚于龙卷风,把我神父楼都吓得时不时在摇晃颤斗。那一夜,我和修士几乎没睡觉,一是床上、地板也都是水,没地方可躺;二是房子时不时摇晃害怕地没敢合眼,为随时倒塌做好救生准备,要是真那样死的话就太冤了。终于熬到次日天亮,雨过风停了,我们才知道不只没电、没水,还断有线通讯,连手机也没信号了!唯一的一条乡镇公路多处被水淹了,有的山路还塌方,导致交通无法正常通行,顿时我们感觉生活在孤立无援中:不能出去买吃的,因为大街小巷都是水,好多店铺还满水,也没法与外界联系,也没法通过媒介(电视、报纸,尚无网络)收悉新闻,我们就这样被困了大约两天,吃光了能吃的东西:方便面、饼干等。当手机信号恢复后,即刻就有神父、修女来电关心慰问,由于两天未联系上都以为我被台风刮走了或是被水淹了,尽管大家都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询问,但那种修道人的关怀和慰问让我感觉好温暖,好温馨。 我原以为在山区角落里甭想人家惦记着,事实证明我的想法错了,反而有很多人关心我,此刻,被人关爱是多么幸福啊!
由于楠溪各堂口交通不便利,为了省出时间与路费,我就于十月份考取了摩托车驾驶证。其实,当年已有人提议我学四轮,我觉得开小车是种奢望,故不敢奢求。有了摩托车后,的确方便多了,去堂口牧灵工作可以自由掌控。不过,开二轮比开四轮的风险更大,因为摩托车是“肉包铁”,而四轮小车是“铁包肉”。我还确实经历了几次事故,虽然不严重,但也受了惊吓,曾经摔破裤子,且手脚皮外伤,总之要感谢天主,有天使陪伴保护,不致于危及过生命。驾驶二轮摩托实在很辛苦的,要承受日晒雨淋。切身体会到四轮比二轮安全性高得多,遂在一年之后才增驾到四轮证。在亲属的资助下终于成了“有车一族”,那时候有小车已不算是奢侈了,可见社会发展进步地如此快捷,一年前后的生活变化差异多么大,自己都感觉仿佛身在梦中。先前自己从未想过要开车,如今已是驾车老手了,随着科技发达,经济发展,估计过不了几年大家要争着考取飞机驾照了!不敢想象,将来的天空会是满天飞行物,真的会如美国科幻片里的未来世界吗?实在无法预料!
3、老堂旧堂修建堂,困难重重
在楠溪十年间最繁重而操心的就是堂口的硬件问题,即建筑设施的改善。当农村走向城市化的步伐时,各家各户都在翻新或重建房子,且一家比一家富丽,一户比一户高层,攀比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了很多农村古建筑古文化的流失,乡村应有的气息与氛围在逐渐流失。对此我一直很感慨,很无奈!总巴望着政府部门能制止这些乱垦荒乱改造的不良现象,以保护古文明古建筑的政策出台。农村面貌的改变,也迫使我们各座教堂面貌要更新。楠溪十个堂口基本都是超七八十年的历史,而且年久失修,破旧腐朽,是需要改头换面的时代了,可惜资金是一大问题。仰赖天主的仁慈眷顾,使我始终怀有信心和毅力去面对各种困难。在基建方面,我可以毫无隐晦地说:“天主一直在磨练我考验我,要使我成为他中意的工具”。每当一个堂修缮或重建完成总以为可以歇歇了,孰料天主总是拿我“开刀试验”,一个堂完成又另一处开始,有时候真的在祈祷中想哭了,“主啊!为何要这样折腾我、考验我?就不能让我结束这一类的苦差事吗?我又不是建筑师、工程师、全能者呀?!”因为我经常驾车往返市区,有些东西农村里没法买到,故而就常自己去市场采购捎带,因此多了些市场采购经验。事实上,只有这样的磨练才让我体会到旧约中的圣祖亚巴郎、梅瑟,他们都是在天主的许可和护佑下去面对困难和挑战。一难加一难,一事重一事,经历越多也就越拥有天主赋予的能力去克服了。
曾经为建一个教堂因包工头东窗事发而入狱,建堂工程被迫停顿近一年。期间众多的材料商家及工人向教堂讨债,因包工头先前都是以教堂名义赊账买材料,拖欠工资,迫使我们付出了双倍的钱以了结被纠缠的烦事(先前有预付款支付过包工头,而他却将资金周转于他处,未及时该支付的人)。同时,也致使教友们失落伤感,几乎对建堂失去了信心,我还被某教友指责,嫌我没长心眼,居然是“引狼入室”。那阶段可真是我在楠溪最为艰难低谷的时候。我因此痛楚过,消瘦过,自责过,憔悴过……然而我没有失望过,我还鼓舞教友们一定要有信心和希望,加倍祈祷,告诉大家是天主在考验我们,所谓好事多磨,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尽管这半个工程的烂摊子几乎是没有其他人愿意接手的,还是有天主的奇妙安排。果然于一年后,有新包工头(这下是一个值得信任可靠的好教友)愿意接手继续建堂工程。如今,这座教堂已落成两年了,且被当地视为最雄伟最漂亮的标志性建筑,还常常引来不少教外人士观光。建堂资金从起初负债到今天完成了其他应有的基建设施外还有剩余。天主的全能就体现在总能绝处逢生。其实,各个堂口的修建都能在天主安排下逐渐顺利完成,资金来源有赖于众多楠溪本地以外的善心人士地慷慨捐助,有的是无名,有的听他人提起而捐,有的是一直关注楠溪山区的建设而捐,有的还间隔性的定额捐助……这实在是主的恩典!让我时时回想起圣咏中的一句话“若不是上主兴工建屋,建筑的人徒然劳碌”。的确,信德必须要不断地受考验,主耶稣说过“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得了”(玛6:43)人常常会忘记信靠天主,疏忽主的临在和大能,才致使生活在无谓的痛苦中。常读圣言,铭记主的话,自然就会在生活中被应证,在生命中被应验。
4、信心信德信主佑,感恩连连
若翰为基督作证时说过:“他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若三30),若翰非常清楚他的使命和职责,他是为基督铺路,捍卫真理,宣讲福音。若翰精神是我们作为司铎应该秉承和效仿的。没有若翰精神,就算不上是称职的神父。牧人就是引领羊群认识基督,找到生命归宿,而不是把神父塑成他人的崇拜者甚或追随者。因为有若翰精神支撑我的司铎生涯,有他成为我的典范,才使我学习他的谦卑与简朴,充满勇毅地为主做工。
我要感谢天主,感谢楠溪的教友们,是他们的淳朴与善良,谦虚与顺服,对神父的敬重,才使我能在此“大显身手”,使我能在教友们的拥护和配合下为主坦然作工。任本堂神父十年来,我最深刻的牧灵经验就是神父是带头人,任何事都要担当得起,敢于背负责任,勇于奔赴前线,不怕艰难险阻,以身作则尤为重要。记得某个堂修建时,我还亲自干些粗活了,因为有教友奉献劳力,我觉得神父也应该适当地一起干活,“该出手时就要出手”,而且其乐融融。可怜的我因为没有劳动的经验,太过自负了,以为自己能承受三百多斤的重量,与他人一起抬扛重物之后的几月余,才发觉当时已伤及腰椎,至今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后遗症。实在太悲催了!从此后我不得不接受自己已是“奔四”的事实了!还是要感谢主,目前身体尚无大碍,想必天主要我继续为他“卖力”。
在基建方面,怀有信心毅力更是重要,即使别人悲观失望了,自己还是要坚持不懈。感谢父亲,从小教育我保有信心;感谢母亲,从小教育我心地善良,我一直铭记在心,也一直影响着我的圣召,鼓舞着我的铎职生涯。
愿所有主内的弟兄姊妹都能信靠主,坚信主的旨意,“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是活人的天主”(路20:38),在痛苦中反而更加需要主,在日常生活中察觉主的临在,相信主的爱一定在陪伴着我们!

天主教温州教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堂区报刊或天主教温州教区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天主教温州教区网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天主教温州教区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天主教温州教区网,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堂区报刊或天主教温州教区网)"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
 心情排行榜
天主教温州教区  © 2011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16394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86号  后台管理 投稿邮箱:tangqutongxun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