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芬芳岁月 >> 依据情况巧处理 灵活机智妙说“不”
 芬芳岁月
依据情况巧处理 灵活机智妙说“不”
时间:2016-04-15 10:13:02  作者: 牛锐 张永俊  点击:12478次  来源:本站原创    

  

    孩子虽小,但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孩子从幼儿期开始保持独立性与学会选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孩子的自主选择与独立行为与家长的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时候,你将如何引导孩子接受你的意见? ?“平等地对待孩子”究竟要做到哪种程度呢?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给予鼓励与引导,什么情况下又要坚定地说“不”呢?
我们先来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五岁的明胆正在园内玩沙玩得很起劲的时候,他的母亲从窗门里喊叫他说:“明明,饭好了,快来!”明明哪里肯歇手,尽管玩沙,一声也未回答。他母亲见他不回来也不回答,就愤愤似的跑了出去叫他立刻停止玩弄,他依然不听。他母亲看他不听就拖了他的手臂走了,而他也就大哭起来了。
案例二:乐乐的母亲很明白乐乐的心理;她也很能体贴乐乐的意思;而乐乐也很愿意听她的话。一日早晨,乐乐同他4岁大的妹妹玩弄积木,搭桥砌屋,玩得很高兴,他母亲走来看见他同他妹妹俩玩得这样有趣,就笑嘻嘻地称赞了他们几句,并且对他们说:“我们要吃点心了,我再给你们5分钟工夫,你们快点玩,玩好就把积木放在原处。”说毕走开去了;而乐乐与他的妹妹赶快把桥搭好;一搭好,就把积木安置原处;一安置好就一齐跑进饭堂里去吃点心了。
这两个案例一反一正,明明的母亲因不会说“不”,导致明明大哭起来,而乐乐的母亲会说“不”,这样轻松地让孩子快乐的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不但小孩子不肯立刻停止玩耍,就是我们成人也不肯遽尔舍弃有趣的游戏或将成的事体。比方我们正在那里打网球打得很高兴的时候,忽而来了一个人怒气冲冲地叫我们立刻回去吃饭,我们不但不肯听他的话,恐怕还要埋怨他几句。我们既然不愿意别人这样待我们,我们也应该不要这样待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成人尚且不肯遽尔停止游戏,何况小孩子呢?
由此看来,大人要对小孩子说“不”,不讲究方法还是不行的。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孩子说“不”呢?
一是掌握方法,灵活运用。下面这些对孩子说“不”的方法都比较有效,我们可灵活选择运用。如
(一)换汤不换药,让孩子乐于接受。把你的要求用肯定的形式说出来,孩子更可能用肯定的态度来回应。别说“不”,而是清楚地告诉孩子他能做什么。例如,不要冲孩子大叫:“不行!不能在客厅里扔球!”,试试说:“咱们到外边去玩球吧。”要是孩子在做手工,把胶水洒得满地都是,帮他在下面垫张报纸。这会让孩子有事可做,而不是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你非得让孩子立刻行动以保证他的安全,不如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警告他,比如“快下来!”“危险!”或者“烫!” 
(二)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的空间。宝宝需要感到独立自主、有控制权。所以,当孩子想在饭前吃块糖时,不要直截了当地拒绝,而要给他提供一个吃葡萄还是苹果的选择,或者让他有饭后选择吃哪种糖的权利。如果孩子总是坚持穿完全不合时宜的衣服(例如冬天穿泳装),那你就每天早晨让他从两套合适的衣服中挑选一套。虽然孩子可能不是很喜欢你提供的选择,但最后还是能学会接受它们。
(三)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注意力还是很容易被转移到远离麻烦的地方。当孩子看上了商店里的一个精致小雕像时,要赶紧指给他看对面过道的镜子是怎么反光的,或者提个问题转移他的注意力:“你午饭想吃什么?”,或者拿出玩具或零食给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带孩子出门要背上个装备齐全的大包的原因之一!),同时离那件诱惑物远点。带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去采购会更容易,他们也更能接受你提供的新选择:“咱们不能玩这个瓷娃娃,去玩那边的发条玩具好不好?” 
(四)说“不”时态度要严肃。当然,如果孩子的行为确实不对,其他婉转的方法又没法制止他,那就不要再斟酌词汇了。要一本正经、坚决(但是平和的)郑重其事地说:“不行!不许揪猫尾巴!”一句逗乐似的“不行啊,宝贝儿”,只会给他提供混乱的信息,而且肯定也没有用。如果孩子顺从了,你要给他一个微笑或抱抱他,并对他说一些肯定的话,比如“对啦!你真听话!”
二是依据情况,辩证对待。对于孩子所做的错事,我们一方面是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另一方面则要坚决说“不”,要注意区别对待。
比如三岁半的平平发现了一把缝纫剪刀。于是,他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自己扳弄剪刀剪台几上的碎布,刚巧从厨房里出来的妈妈看到了,吓得她冲过来,一下子抢过缝纫剪。平平见好玩的东西被抢走了,就哇哇大哭起来……本来下了班就着急买菜做饭、一大堆的事要做,孩子一哭,妈妈非常心烦,一脸为难。“宝宝太小,还不懂事!这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可怎么办呢?”
这里平平妈的做法就有点欠妥当。平平试图拿剪刀剪布,表现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想从中获得发现的乐趣。如果这种表现能够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将会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然而,如果父母出于安全、纠正偏差和“孩子还小”的考虑常常限制孩子活动,甚至吓唬孩子,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内心压抑,使孩子过分依赖父母,遇事畏缩不前,缺乏主动性。因此,保护是必要的,但此时孩子更需要的是引导。父母应利用孩子的兴奋点,提供必要的条件。如果孩子已经3岁了,就买一把安全剪做礼物,和他一起做剪纸游戏,以便孩子尽早学会使用剪刀,这本身也是生活技能的训练。
有时孩子的一些行为,我们则必须坚决说“不”,不这样就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下面一些情况:
自以为是,不遵守社会规则型。游戏有游戏规则,交通有交通规则,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孩子到了2岁,就已经可以明白一些简单的规则了。他们违反规则大多数时候并非故意,而是不明白。这时做父母的需要坚定地说“不”,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如“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闯红灯”,“不能随地便溺”,“乱扔垃圾不是好孩子”等。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应用规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自觉遵守规则,明白世事的孰是孰非,这样,不仅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整个社会也会变得更加文明、高尚。
行为粗鲁,故意伤害别人型。3岁以下的小孩常常用一些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比如说,当他们生气的时候,踢或咬人。他们不知道这样给别人带来什么不好,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在他们生气或者遭受失败的时候,这个(踢或咬)会使他们感觉好一点。阻止他这样做的同时最好是先抚慰他的愤怒。握住他的手臂并且说类似的话:“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不要又踢又咬,你会弄伤人的!”你应该要他用吻或者道歉来解决。
随心所欲,要求无止境型。我们对于此类也要坚决说“不”。孩子到了3岁,智力已经接近成人的60%、70%了,大脑发育基本成型,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每次看到喜欢的东西都要买,不管相似的自己已经拥有很多,吃过了三四支冰淇淋还想要吃,欲求无止境,类似的事情一定要让他知道“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孩子的过度要求基本是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养成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张道龙说:“正是我们自己教会了孩子如何对付我们。”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应迁就或粗暴拒绝,而应该四两拨千斤,用行动告诉他:不合理的要求,我不会满足你,只有你确实需要,我才会满足你。
活泼好动,调皮捣蛋型。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很多孩子调皮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这个时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需求,知道孩子是因为渴望大人更多的爱,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父母不妨暂时回到童年,揣摩他的内心,宽容、平和地看待孩子的淘气,引导他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该如何在说“不”的同时,给予他所需要的更多关注、更多爱。
  



天主教温州教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堂区报刊或天主教温州教区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天主教温州教区网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天主教温州教区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天主教温州教区网,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堂区报刊或天主教温州教区网)"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
 心情排行榜
天主教温州教区  © 2011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16394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86号  后台管理 投稿邮箱:tangqutongxun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