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唯一的天主教研究硕士课程告终
作者: 来源:天亚社 发布时间:2012-05-23 07:44:09 浏览次数:次
首个及唯一在香港主流大学里开设的天主教研究硕士课程将划上句号。
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谭永亮(Patrick Taveirne)神父说,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决定由九月份改革课程结构,取消了只有六年寿命的天主教研究专修组,并减少了天主教科目,他对此感到可惜。
这位比利时籍圣母圣心会士告诉天亚社,在主流大学里持续开办此课程「有限制」,要不是缺乏从事天主教研究的专职教授,条件会更为有利。
该中心于二零零五年由香港教区资助成立,翌年九月新学年在宗教研究文学硕士课程里增设天主教专修组。
据课程主任黎子鹏教授说,近年专修天主教研究的人数已大不如前,大部分学生没有倾向于某一宗教。
以本学年为例,卅二名学生中,四分之三属于一般范围,只有五人专修天主教。另外的佛教和道教两个专修组,学生人数更少,也会被取消。
黎子鹏向天亚社指出,课程重组后可供选修的科目总数将会减半至三十个,三科为天主教。新设的三个选修范围为「宗教、传统与处境」、「宗教、社会与文化」及「宗教、人生与智慧」,前者保留原来一部分的宗教教义科目,后两者着重跨宗教对话,让学生藉不同宗教获得启发。
这位基督教学者解释:「这些新范围是因应学生的需求而设计,目的是把网撒得更大,迎合没有宗教信仰但希望汲取宗教智慧的学生。」
中文大学以单一宗教为专业的学位课程中,只有由崇基神学院提供的三个基督教硕士课程继续于下学年开办。
谭神父形容目前是「过渡时期」,其中心与教区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共同「摸索将来的发展路向」,冀能鼓励更多人以天主教课题攻读博士课程。与此同时,中心将专注于从事研究工作及举办学术讲座,并与大学内的其他宗教中心加强合作。
天主教研究的毕业生向天亚社表示,此专修课程不仅拓宽他们的宗教视野,也对他们的人生有积极影响,故对取消专修组表示惋惜。
正在美国修读宗教教育博士课程的林佩卿说,她在中大的课程里认识到在大学与在神学院中学习的不同,大学教育重视学术研究,即使是宗教学系,「其认信的幅度相对比较隐藏,为天主教教育在学术前提下开拓了一个较广阔的空间」。
虽说以学术为主,她「见到教授们努力地诱导学生明白灵性幅度的重要,不论是信徒或非信徒,都通过学习提高了自我塑造、改变及更新的意识,活出合乎基督宗教意味的生活」。
王宝龙指出,课程容许学生在学术氛围中自由讨论,不受教义左右,令他对信仰更为专一。这位天主教徒建筑师认为,研究生以某一宗教作重点研习对象,较蜻蜓点水式认识不同宗教更为可取。
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教友依撒伯尔说,修读此课程的最大意义,「在于了解清楚了天主教的历史发展及各种优势缺陷之后,我明白了自己到底在信着甚么,并且坚定了信仰,为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找到指引」。
专修佛教研究也选修了其他宗教科目的大陆学生傅晓说,一年的学习令他收获良多,一方面为他「决定改变自己的事业重心,希望弃医从(宗)教」予以充分而必要的准备,另方面「有了更多其他宗教的对比和多角度反思,乃至对自己信仰的宗教也有了相对更系统的认识」。